且難道我兒忘卻,我家與興國之情邪?此事官府必定替我等美言,且還會將我家事跡一并錄上陛下若觀之,豈會無視?
是故無須太過擔憂,向使未曾入選皇后,以我家書香門第,想要為其再選一戶首善之家,并非難事矣。”
聽到父親如此解釋,周包荒這才恍然大悟,若是選顏則女兒未必能夠入選
然天下有姿容者,猶如過江之鯉,以女兒樣貌,則十之**會落選。
若選德行,則女兒并不遜色任何人。
并非天下女子賢德俱佳之輩少,乃是有大家閨范,且賢德俱為上品,還需報名入選皇后者必然不多。
至于再加上未有裹腳,則更能刷下一大堆人。
明代對于裹不裹腳,各人自由,并沒有太過管轄,但隨著一股惡劣風氣席卷,底層商人、中層人士卻樂于家女裹腳,投以上層人士之歡心,由此風氣愈演愈烈,直到帶清屢禁不止,甚至席卷之底層人士身上。
眼下乃明朝改變最大的時期之一,風氣愈發怪異,京中老太太見到吏部尚書路過,不但不避讓,還在吏部尚書斥責之時,反向辱罵尚書“蟻子官”,歷代歷史皆未聞有此等怪異之事。
至于奇奇怪怪癖好者,亦是多如螻蟻,如用妓鞋飲酒等等,不一而足。
而周晳顏此時具有各種優點,是故若是報名,有極大幾率會被朱厚熜所選,蓋其基本上皆符合選后要求,且少有人能夠具備這些條件,還會報名候選。
當然還有一個周家非常有利之處,那便是弘治十四年之時,時任知州胡瀛,欲改建學宮,乃思得周家所居地。
當時周啟東不但沒有絲毫難色,且大方將自己家,分出給州里改建學宮,故而后來才搬遷至五馬坊居住。
如此凡弘治十四年之后,在州學讀書,且入仕者,周家無一不是有恩與彼。
且周家如此善舉,如若果欲候選皇后,現任知州也不可能不做出表現,替周家美言一番。
而且此事亦非弄虛作假,只不過是如實上報而已,算不得犯法,更談不上違禁。
朱厚熜欲做圣明天子,遇到如此善舉之家,焉能無視?
故而如此算是有加上一層保險。
如此多的便利之下,周晳顏入選皇后概率,已然大幅度提升,如若還是不行,則證明與天家無緣,這樣也就沒有太多想法。
且周家亦非只有與皇家姻親一途,之所以選擇天家,乃是看在朱厚熜有成圣明之主之資,故而愿意不計皇帝所定大婚用費,選擇送女入宮罷了。
如若周晳顏未曾選入皇后之列,以周啟東之名,再為其尋找一門好親事,也非天大難事。
雖然未入選皇后,看似有些名聲掃地,且甚是丟人,然轉念一想,此幾成國母之人,娶回家豈非與有榮焉?
更兼周家非尋常百姓之家,周晳顏亦是本人則也是以才德揚名于外,想要嫁的好人家,并不是太難。
周家女能否選上皇后,其實于周家而言,并不重要。
反正周家也不缺一口飯吃。
能作為國母,自然天大好事,與帝同休。
若選不上,周家亦并無在意之舉!
只要周包荒秀才功名在一日,周啟東尚存一日,周家還是興國大戶,任何人不得小覷。
且隨著時間拖長,興國出自學宮秀才、舉人、進士愈多,則周家愈發壯大,蓋所有這些士子,皆要念及周家一些香火情義,一般周家所求之事,只要并非太過過分,眾人亦不對置之不理,乃至嚴詞拒絕。
不然這些士子,豈非狼心狗肺之徒?
翌日選官之時,吏部查閱其經歷,極有可能會因此不錄。
故而從利益角度而言,他們不但不會拒絕,甚至極有可能會傾盡全力幫助,然后讓人四處宣揚,為自己打造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