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圣人,奴無家可歸,故而并沒有被宮中太監送返回家!”
宮女暗自摸了摸眼角淚水,然后抽噎回答朱厚熜問題。
宮女說完,朱厚熜心中一驚:“對呀,要是有的人無家可歸,放回豈不是等死?”
朱厚熜這才想起來,當初所謂新政,為何百官沒有任何人反對。
說到底不僅是因為這是圣君之行,天子登基之后第一次新政,不好太過打臉。
其中還有諸多因素,會讓自己的好心辦壞事,好坐看皇帝吃癟。
比如宮女放回家,年輕的還好,起碼能夠嫁人安居樂業。
可若是年邁的,靠著宮中發放的財物,又能支撐活到幾時?
難怪明太祖開國定下宮女放還制度,到最后漸漸的荒廢,其中未必不是存在這種因素,故而索性讓宮女在宮中老死。
起碼每個月會有俸祿,雖然過得辛苦,但不用被餓死。
返鄉之后,家中親戚念及舊情還則罷了,如若不然,恐怕最后的路,只有乞討一條。
想到這里,朱厚熜有些憂心忡忡,生怕自己新政被打臉,于是將黃錦招到身邊,然后吩咐一句:“傳朕口諭給內閣、錦衣衛,嚴格督察新政之事,若是新政不能施行,便暫且擱置,萬不可出現任何差池!”
現在朱厚熜只能這樣選擇,雖然今年夏稅開始繳納,可要等到押解上京,還很長時間,且盡管其再提倡節儉,但因家大業大,故而財政成入不敷出狀態。
想要拿錢補貼,根本是件不可能之事。
既然無法繼續執行,那就只能在此刻停止,免得強行推動,屆時必然民怨沸騰。
誠然此時停止,會讓朱厚熜臉面無光,但孰輕孰重,還是需要分辨一二。
就算朱厚熜會因為新政打臉,但以如今力量,想來也無人敢挑釁皇帝威嚴。
若是將錯就錯,那才叫真正打臉……
“臣謹遵圣訓!”
黃錦雖不知皇帝為何如此慎重,但皇帝發言,做家奴的不敢有任何置喙。
且朱厚熜有意不讓內官議政,若在此時刨根問底,哪怕是潛邸舊人身份,也保不住性命。
黃錦走后,朱厚熜轉頭又對宮女問道:“你家里可是發生了甚么事?”
以眼前這個宮女年齡、樣貌,出宮之后絕對是搶手貨,怎么也不會到達無家可歸的地步,何至于有這種說法?
“奴名喚任蝶戀,本是朝鮮朝臣任士洪孫女,家父為嶺南大儒金宗直門生,在正德元年因朝臣扶立晉城大君,李懌為國君,故而全家被誅。
奴因為當時年僅七歲,被送往宗國,蒙慈莊皇后垂憐,大行皇帝恩典,故而一直在西苑為宮女。”
朱厚熜問后,任蝶戀將自己出身,以及為何一直生活在后宮的原因一一說來。
對于任蝶戀說的任士洪、金宗直朱厚熜基本一概不知,至于李懌除了名字聽過,其他的也不慎清楚。
朱厚熜兩世都不曾去了解過李氏朝鮮,穿越過來之后,一直也是補充政務、歷代史籍這些東西,對于當世各國,還沒有來得及去涉獵,不知道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也就沒有糾結任蝶戀說的事情。
難不成朱厚熜為了將她放回,專門插手朝鮮事物,為任士洪父子翻案?
朱厚熜才不會如此閑著沒事做,不過這個借口倒是可以留著,萬一哪天發生作用也說不定……
“既然無家可歸,那就待在宮中吧!雖然國家并不富裕,但也不在于養你一人!”
明朝雖窮,但還不至于多養一個人就養不起,他只是奇怪,為何任蝶戀在他新政命令下達之后,依然能夠生活在宮中,至于回不回家,其實心中并不是太過關心。
而且如此美貌的姑娘,說實話朱厚熜心動了,舍不得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