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如浙江、福建、貴州、這些地少稅重之地,父母官喊不公,呼吁均派,已然成為常態。
正德元年巡按浙江御史車梁請皆湖州之困,正德十四年都御史許光庭上《請均湖州府各州縣糧耗疏》,正德十五年湖州知府劉天和奏《請均派京庫折銀疏》,以及今日等等之事,足可見民生困敝。
誠然浙江文風濃郁,且膏腴之地,所產之物遠高于它地,可也頂不住兼并土地,百姓忍受不了重稅,背井離鄉。
一旦百姓逃亡,則浙江賦稅必然下降,浙江一降,則國帑亦是如此。
拜明太祖朱元璋所賜,明代國庫最重來源,皆是耕種所得,一旦農稅敗壞,則朝廷死之不遠。
是故明朝圍繞賦稅制度調整,已經持續五十余年,皆是為了國家能夠延續,做些修補之功。
可修補終歸是修補,若無好的裱糊匠,遇到一個破的大窗戶,縫縫補補未必能夠渡過三年。
所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即是如此!
不過歸功于歷代致力縫補,雖然眼下病灶未除,但也勉強能夠度日。
今日戶部覆奏,即是再行縫補之功,若不能將這缺口補上,待來日將會遺禍萬千。
今日調停均派,雖然不可藥到病除,但至少可以暫時遏制擴散,待到朝廷騰開手腳,再行真正革除禍患。
朱厚熜將呈遞上來奏本,細細觀看之后,眉頭深皺,蓋此法并不能真正解除危機,但眼下又無可奈何,只得長吁一聲,然后點頭道:“既然戶部覆奏,可見此法尚可,朕當依之!”
即便是不依又能如何?
難道真的等到官逼民反不成?
只要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百姓遲早必然造反。
可想要解決根本問題,顯然眼下還并不是時候。
起碼朱厚熜還沒有與閣、部諸司商議,完全不知政策可行與否,豈能外行指導內行?
既然沒有更好辦法,那么眼下這個均派方法,便是最好辦法,起碼可以遏制一下階級矛盾。
當了一個多月的皇帝,看了一個多月奏本,朱厚熜再也不是剛剛登基那個少年。
如今的他,更注重朝廷穩固,更注意大局問題。
不是腦袋一熱,拍屁股就上,命百官清丈田地,將多余之地歸還百姓,問題就能過解決。
一旦朱厚熜現在突然行此事,剎那間便可烽火狼煙,神州大陸陷入熊熊戰火。
蓋朱厚熜想挑戰階級問題,挑起階級斗爭,這顯然是統治階級無法容忍之事。
就算朱厚熜愿意革自己的命,文官、武將、勛貴、外戚、宗室、地主……也不會愿意。
若是如此做,頃刻之間兵鋒直指北京城,奪了鳥位,給哥哥坐。
孟子云:“為政不難,不罪巨室!”
只要不得罪巨室,那么大明王朝依然可以如日中天!
可若是得罪巨室,朱厚熜就此暴斃。
蓋巨室所慕,天下人皆慕。
畢竟若是有可能,天下人無人愿意被他人驅使,反而想要驅使他人。
PS:愿書友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兒童節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