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望圣主英明聰睿,當以國家大事為重,臣嘗聞天子受命于天,牧守四方,興復國事。是故孔子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緊接著內閣大學士、都察院、翰林院、大理寺、宗正寺……群臣合詞勸諫:“……圣明無過于君父……天下之事,豈在躬耕?圣人愛民之德,澤被四海黔首……”
總而言之,群臣對于朱厚熜之議,全面持反對意見,連興國潛邸舊臣、勛戚、國子監生,也集體上疏表示抗議。
朱厚熜這才醒悟,原來是自己想當然了。
畢竟天朝上位,也不會放著國家大事不管,而跑去專心耕田。
于是朱厚熜退一步,決議讓后宮必須自己養蠶織絲,而皇帝也需要真正耕田,但后續事情交由內侍打理,但必須要真正耕田,不可以做面子工程。
如此之下,群臣這才同意,于是由朱厚熜領百官,前往皇莊籍田。
朱厚熜自己不懂耕田,遂讓順天府找了四五個京城百姓,進行指導工作。
時日,天光大作,灰蒙蒙好似被黃布鋪蓋的蒼穹萬里無云,朱厚熜率領文武百官,同到京郊開始耕地開田。
朱厚熜身穿土黃色葛布豎褐,腳踩厚底黑布棉鞋,用一塊青藍色布帕,包裹著頭上并不長的頭發,坐在大輅,為身穿火紅罩甲的大漢將軍,前后擁簇滾滾而去,掀起滔天沙塵。
皇后周皙顏、貴妃陳懿蘊也身穿布衣,頭不插金釵頭飾,鑾駕尾隨其后,他們是自然不是來耕田,而是給皇帝端茶送水,以及播種。
民間故而有諺語:“二月二,龍抬頭,萬歲皇爺使金牛,正宮娘娘來送飯,保佑五谷收。”百姓
朱厚熜一改往日舊例之后,車馬至出京城,百官乘馬緊跟其后,輿服導從,光滿道路。
京郊百姓見皇帝車駕出京,各自伏拜地上高喊:“陛下萬歲,皇明永昌……”
雖然被左右護衛攔隔,并未見到天子尊容,但不妨礙百姓伏拜。
朱厚熜聽到山呼之聲,走出乘與,對著無數在并不算炎熱天氣下,依然穿著單薄衣服的百姓道:“大家請起,休要因為朕而誤自己大事!”
至于說為了表現親民,而讓護衛退下之事,朱厚熜可不敢,雖然朱家還不至于到達天下苦朱久矣的地步,但活不下去鋌而走險的百姓不在少數。
即使想要進入人民群眾,與天下百姓結下深厚的感情,那也需要人民真正得到喘息之機。
顯然眼下并沒有。
只要朱厚熜敢驅逐護衛,就有百姓敢刺王殺駕,這點可能性絕對不會沒有。
經過護衛一一傳達,百姓再次山呼:“萬歲……”然后這才望著皇帝車駕走過,緩緩起身忙于自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