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種種原因之下,任蝶衣懷孕之事,才會被天下矚目。
“絕對不會錯!”
按照時間推測,任蝶衣臨產也應該在最近,皇帝行色匆匆,麥福親口說出,官吏自是不需要任何懷疑。
“好,好呀!”聽到官吏確認,楊廷和喜不自抑,一邊來回踱步,一邊撫手大贊,隨后又道:“來人傳話給大宗伯,讓禮部做好皇長子或是長公主出生一切禮儀,另外讓百官準備上賀表,只待出生普天同慶!”
雖然不是皇嫡子,可能與皇位無緣,但楊廷和也決定大勢慶賀一番。
畢竟自己當政期間,皇帝生下皇元子的確該高興,也正好用這件喜事,沖沖最近朝廷劍拔弩張的局面,即使不是皇子而是公主,也可以借慶賀公主誕生,以重禮緩和與皇帝之間的不和,也是一件一舉兩得之事。
“下官遵旨!”
官吏也知道楊廷和的確高興。
畢竟自皇帝登基以來紛爭不斷,朝野議論紛紛,對于閣部多有非議,眼下有了皇嗣,就足以堵住朝野的嘴。
當然這還只是皇嗣。
如果皇帝生的是嫡長子,那么哪怕楊廷和在任尸位素餐,什么也沒有做,日后風評也不會太過苛責。
終歸是國家傳承重要。
一個明確的接班人,足以堵住無數人之口。
官吏走后,只留下六個內閣大學士臉上喜意毫不遮掩,對著楊廷和恭維:“天家有后,元輔有大功呀,恭喜石齋公了!”
“哈哈哈,諸公輔佐圣君皆有功勞,予豈敢獨攬?”
楊廷和倒是一掃之前跋扈,對著眾人擺擺手,臉上充滿笑意反賀。
倒不是楊廷和因為喜事而不跋扈了,而是在場之人,并非全是毛紀、蔣冕這種,與他是死黨。
大家尊位相去不遠,楊廷和實在也沒有跋扈的資格。
而且謝遷無論是年齡、還是資歷,都遠在楊廷和之上,在朝廷自有一些黨羽,此時跋扈也沒人會聽。
“元輔為圣人欽點內閣第一位,乃陛下肱股心腹,我每豈能比之?”謝遷瞇著眼睛,嘴角都咧到耳后根笑道,隨后一轉開心之色,反而面樓憂愁問道:“若是皇元子,我們將如何面對?”
謝遷一問,其余無人神色一凝,布滿皺紋的額頭,皮肉瞬間湊在一起。
他們倒不是因為沒有聽懂謝遷的話,反而是因為將話聽的太明白了。
國朝有令:「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
眼下任蝶衣能夠懷孕,也就意味著皇帝可以生育,而皇后肚子一直沒有動靜,如此也就不可避免,讓大家有些煩惱。
誠然國朝制度,立嫡,但誰也不知皇后能否生育,這就產生一個極大的難題。
若是皇帝急于立嗣穩固人心,無論百官是否據理力爭,他日皇后生下嫡子,現在的皇太子,又該如何自處?
可若是不立太子,誰也無法確定皇后能否生,什么時候生,難不成皇后一日不生,太子一日不立?
彼時朝野又會如何議論此事?
這一切都絕不是什么小事。
楊廷和沉思一番之后,娓娓道來:“陛下若是立太子,我們以皇后暫時未生子嗣,暫且不立,待日后再說!”
這件事他也不好說,誰也無法料定皇后就一定能生子,畢竟明朝開國一百余年,各種怪事都能出現,這種國之大事,他也不好早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