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朱厚熜頓時感覺一陣無力,因為他發現每當自己卯足力氣,想要改革強軍之時,總能有些奇奇怪怪的事,拖住他的腳后跟。
此前想要清丈田畝,肅清吏治,因為沒錢只能一步一步前進,想要改變京營狀態,因為無錢,加上京營牽扯太深,導致整軍遙遙無期,今天想要開源之時,因為走私猖獗也是寸步難行。
他甚至有時候在想,自己是不是拿錯劇本?
為什么別人穿越,一旦朝廷發號施令,國家機器無條件配合,即使有什么意外,也能在掌控之內解決。
基本上只要主角掌權,三年必然建新軍,五年必然改教育,十年足以攘平天下,伐南、平東、叩西、剿北,整個地球沒有一個能打的,三十年之內必然走進資本主義社會。
可劇本到他這里,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除了在皇宮內造人,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前進的步伐。
若不是自己已經坐在皇位之上,朱厚熜真想就這么一走了之。
畢竟換做任何一個人,面對急于想要做一件事時,卻總能冒出無數問題進行掣肘,其心情可想而知。
正因為這種憋屈心情,讓朱厚熜陷入了冗長的郁悶之中。
時至今日,他發現整個大明問題太多了,從里到外,從吏治到軍事,從財政到政治,雖然談不上千瘡百孔,但無一不是毒根深種,且環環相扣,各自問題牽扯甚廣,難以卒除。
不過問題雖多,但簡單一言蔽之,大部分原因還是源于財政問題,只要財政問題解決,其他問題就完全可以逐步解決。
可問題就是,其他事情不解決,財政問題同樣也解決不了。
因此所有問題再次返回原點,只能暫時擱置!
無他!
惟不敢輕舉妄動耳!
須知,國之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想要只一個一個解決,在如今這般比無頭線球還麻煩的情況之下,顯然難如登天!
可若是讓時間來擺平財政問題,等著每年兩稅收上,一點一點存積,有了足夠的財力再去解決這些問題,朱厚熜也沒有那個耐心。
以國庫、內帑狀況,沒有三五年根本不能大刀闊斧,且這些時間內,還得保證天災不那么頻繁,三五年之后,事情一步一步解決。
按照這種進程,持之以恒下去,大概三十年左右,能夠恢復洪武時期盛況,五十年左右,國力或許突破洪武巔峰。
可是朱厚熜根本等不了!
既然等不了,那就只能用非常手段進行斂財,先解決一部分問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