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平時怎么讀經典的?我茅山一脈什么時候信輪回了?”
英叔很嚴肅地批評道:
“你現在不要管輪回的事情,好好做好你的事情,做人先做好嘍,你再考慮身后事!”
“輪回不輪回,不是活人該考慮的事情,沉迷進去,不是好事!”
林正陽心里早有了預料,繼續追問:
“您修為比我高,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輪回的?內丹修證,可以超脫輪回嗎?”
英叔皺眉,更加詫異,本不想討論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
只是看到面前少年一臉鄭重,便知道這不是一時興起,一時心動,聯想到自家這段時日不斷重復的某個夢境。
心下微微有所觸動,本待出口的呵斥,就轉了轉,出口時就變了:
“輪回是不是真有?得看你修得如何了!”
“內丹確有其事,我林家傳承茅山符箓、請神、煉尸、風水、醫術,每一脈都有內修內煉的法門,后來逐漸系統總結,歸入內丹。”
“傳承至今,別的方面或因時代變遷,或因政局動蕩,或是傳承缺失,總之都已沒落,唯有內丹術代代開陳出新,傳承至今已經極為精簡而深入。”
“正好,你今天來了,我給你講講我林氏一脈,如今的內丹術。”
英叔正襟危坐,語速緩而聲音低沉,說著:
“時代畢竟不同了,過往秘而不宣的丹書,如今不過十幾二十塊錢,就能買到印刷本。”
“我林氏內丹術,真要計較起來,與市面上廣而流傳的丹書,就步驟而內容,大同小異。”
“起初無非是百日筑基,以煉精化炁,精盡化為炁,而后移爐換鼎,遷入中田。”
“于此三年功夫,煉炁化神,自此炁盡返為神,再遷入上田。”
“上田乃性功,煉神反虛,此處又有許多講究,諸如十年面壁云云。”
“過此關后,神遷天門,可以出體而神游,從一步、兩步、三步、十步漸漸至于百步,調練純熟,漸漸能神游外界。”
“到此境界,已經是成仙,后續各種證悟,得看個人悟性,不再是區區筆墨文章能夠形容。”
“天下丹道,性命之功,無非大同小異,都得經過這幾步,了斷生死,我林氏丹訣,也無非如是。”
“不過具體行持手法,細節之處,則略有差別。”
“我林氏一脈,大致化為五步,又喚作五階,即登仙五階。”
“一階,即百日筑基之功,精化為炁,此處內息穿行小周天,煉化元精,直至內息真種初成,方算此階穩固;”
“小周天尚有間斷,行功過后,尚有修習,不能二六時內,行臥動作,行功不斷。”
“如能內息搬運,無時無刻,不在采煉,無時無刻,不在行功,那便是大周天。”
“大小周天,區別只在有無間斷,如有片刻間斷,便還是小周天。”
“大周天周行不止,便是二階。”
“內修到此,已深處定境,種種內景,漸漸證得,但不能貪圖這等幻景,要精進修證。”
“入三階,其實便是煉炁化神,此時漸漸神與炁合,神通開發,人體種種奧秘開始蘇醒,但依舊不能沉迷,否則止于此境,不過是江湖術士一流。”
“四階煉神還虛,內證時光明朗照,已清晰明辨自家元神本來面目,各種修煉,不著于后天識神,而是單純性功。”
“五階即出竅神游,擁有種種神通變化,不能盡述,唯有證悟者自得其趣,旁人說一千道一萬,都不過是盲人摸象,非親自證到不能清楚。”
“要說了斷生死,也只有五階可以說了斷生死。”
“現在你問輪回?五階出竅神游,可以輪回!功夫差一點,就得乖乖去陰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