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老朱所言的那些可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連個頭發絲的細節都不曾冤枉過他們的。
還在晉王府沉迷聲樂的朱樉被老朱臭罵了一頓,又被強制馬上回封地。
另外,一道旨意中,朱棡也一并被罵了一頓。
總之一句話,兩人在陳恪回京沒多久,便被老朱發來的旨意罵了。
“他娘的,陳恪那小子倒是會告刁狀。”
朱樉正沉迷于懷中的舞女,被老朱派來的宣旨太監一頓臭罵,心情怎能好了。
一并被罵了的朱棡,心情也不怎么好。
“本王還惦念著他治好了母妃的病,想與他相交一番呢,想不到他竟如此不知抬舉。”
朱樉朱棡兩人憤憤不平怨怪著陳恪,絲毫沒好生反思他們的所作所為。
“行了,先別說這個,給我弄幾個女子來,明個兒我就走了。”朱樉道。
老朱的旨意既到了,朱樉也沒辦法過多逗留了。
朱樉開口,朱棡沒做拒絕,開口道:“二哥,美色可喜,但也要多注意著身體才是。”
畢竟是親兄弟,多少還是關心些其身體狀況的。
對這些朱樉并非不知道,而且這些話,朱樉身邊的屬官也曾多有勸告,只是心中的**是在難以克制。
對朱棡的勸告,朱樉直接擺擺手,道:“行行行,知道了,你先給我把人找來再說。”
經此一事后,朱樉朱棡對陳恪心中已有了不滿。
自然,對這些個事情,陳恪從始至終自是不知道的。
在朱樉朱棡那里接到被老朱臭罵的消息后,陳恪已與湯和踏上了船,正往浙江而去。
浙江之前乃是張士誠的地盤,張士誠在那里依舊頗具民心。
從那里打開突破口倒算是最合適的方式。
望著滾滾的江水,倒有種蕩氣回腸之感。
湯和乃此次巡視海防的正使,帶有自己的親兵護衛數千人。
這些人都是湯和多年打仗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這些人的父輩就曾是湯和一手培養起來的。
就湯和目前帶出的這些戰斗力強悍不說,最關鍵是肯定是要為湯和唯命是從的。
說一句題外話,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于軍中的那些勛戚武將中,基本每人都會出現。
打仗的時候,需要凝聚力。
但一旦戰爭結束,這樣的凝聚力是要威脅到朝廷的。
因而,一旦馬放南山,勢必先要解決掉武將的兵權。
像趙匡胤能杯酒釋兵權那就最好了,若是不能,那就只能是舉起屠刀除之而后快了。
陳恪作為副使,帶有神機營聽從調度。
現在神機營人數配備也有數千人了,全部以火器為主。
人數雖與湯和帶出來的親兵護衛差不多,但兵器配備上占據著不少的優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神機營的兵丁皆是親兵,只簡單訓練了一番,并不具備任何的實戰經驗。
雖武器先進,但與湯和那些飽戰的兵丁先比,要么持平,要么還差那么一些。
不管怎么說,此番出發,兩方人數已達兩千人之多,一些復雜的事情基本上也可解決了。
另外,陳恪雖為副使,卻有老朱的一道秘旨。
便宜行事,如朕親臨。
關鍵意思是說,陳恪表面上是副使,但實際卻可隨時轉為正使,節制沿海之事。
表面上與湯和巡視海防那道旨意是陳恪與湯和一塊接的。
那道秘旨,則是陳恪單獨接的。
至于湯和是否知曉這道旨意的存在,陳恪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是秘旨,在湯和不做詢問的時候,陳恪也沒打算把這道旨意提前與湯和說。
反正這道旨意是老朱給的秘旨,在非必要的時候瞞著些湯和也算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