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兩人異口同聲的回答,陳恪笑了笑,道:“我猜的,要不然的話兩位將軍也不會只斷糧道不行事,冬天來到,大雪封山不利于納哈出,同樣也會不利于我們的,一旦大雪封山,我們也沒辦法再次多做停留的。”
明明有能力,怎么著都不應在等到大雪封山之后再做行動。
到時候,自己這方得損失多少。
陳恪出言,兩人誰都沒有言語。
可見陳恪的猜想是對的。
這個行軍方針只是他們兩人先行商量過,連藍玉都沒告訴。
陳恪便已自個兒猜出來了,可見其也是有些軍事天賦的。
奈何他們之前還聯合把人家當做年輕小娃娃教育。
豈料人家的預判比他們的都高明,馮勝和傅友德只覺老臉有些通紅。
馮勝特別認真的出言,道:“是,老夫是有這個打算,這個布局早在陛下下旨讓我領兵后,我便與老傅商量過的,唯有這樣才能不菲兵卒解決了納哈出之事。”
能不出兵解決,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什么?老朱剛下旨的時候就商量?可按之前他們兩人的表現來看,他們可不知道李景隆會抗命出兵的。
這樣看來,他們是謀劃了好幾種戰略的。
怪不得兩人能臨危不亂,那般沉穩,原來他們是把ABC反感都考慮到了啊。
說著,陳恪由衷朝二人拱手表示了佩服。
馮勝和傅友德也覺陳恪能力不凡,并不敢接陳恪這個佩服。
可二人年紀也一大把了,又打了那么多仗,哪會當面與一個小娃娃說這說那。
馮勝主動轉移了話題,開口道:“截斷糧道也有十幾日時間了,納哈出遣出的人手也來了好幾趟了,也應是看到大明現在的實力的,也該遣出使者去面談了,今日,老夫便準備遣人出去了。”
納哈出也是大明的老熟人了,馮勝這些人對他也算是知己知彼了,何時遣派人手出去,當然是要由馮勝說了算的。
“不知要遣誰過去?”陳恪問道。
這個人選必須得是納哈出也信任的,不然的話,即便是大明許諾出條件,納哈出也不會信服的。
“乃刺吾,他是元將,歸降了大明,也算是納哈出的故交了。”馮勝道。
歸降的北元故將都帶上了,固然是早有此準備了。
“此人可信否?”陳恪問道。
他這也就是問問,若不可信,馮勝豈能把他帶來。
“可信,這些年他已買了田,又娶了漢人妻,還生下了兒子,早就忘記了舊主,聽說讓他勸降納哈出,答應的很是爽快。”馮勝道。
在大明已經安頓下來了,誰還會去追憶舊主。
“那倒是把握深了不少。”
陳恪道:“若納哈出拒不投降,那就要選擇發兵了吧?”
那是肯定的,無論納哈出降與不降,他這股力量勢必是要在今年入冬的時候解決了的。
耗費這么大的勁兒,可不能再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