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遙緊接著拿出來的是郎世寧的《乾隆畫像》。
這一幅畫,王小先給出的高估價是1.8億,最終被于宗文以兩億的價格搶到了手中。
王小先再次痛失一件壓軸拍品,心中萬分的痛苦。
等到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圖雙耳瓶和清乾隆御制洋彩江山萬代如意耳琵琶尊被肖遙拿出來之后,鄭孝武和于宗文見好就收,不再競爭,這兩件珍品瓷器被王小先搶到了手中。
有這兩件估值過億的珍品瓷器作為壓軸,王小先總算不虛此行,心里很滿意。
原本眾人以為肖遙準備轉讓的古董藝術品就這么多了,沒想到他又拿出一副油畫擺放在臺案之上。
眾人各自鑒賞之后,張東皋有些不太確定的說道:“這幅畫是畢加索的風格,難道這是畢加索的真跡?”
張東皋對于西方油畫并不是很擅長,對于自己的鑒定不是很有信心。
肖遙說道:“這幅畫的背面有畢加索的簽名。”
這幅《少女與白鴿》是鑲嵌在畫框里的,沒有經過肖遙的同意,張東皋不好拆開畫框。
竟然真的是畢加索的真跡,于宗文喜出望外,趕緊說道:“我最喜歡收藏西方油畫了,尤其是畢加索的作品,我尤其喜歡,這幅畫你們誰都別和我爭,我要了。”
“畢加索的作品太珍貴、太難得了,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誰都想要。對于肖總來說,只有進行公開拍賣才是最合適的。”如此重量級的畫作,王小先當然不想錯過。
于宗文還想要說什么,肖遙趕緊插話道:“這幅作品確實不適合讓于總接手,還是讓王總來操作最合適。僅僅是這幅畫的鑒定,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王總應該有這個能力的。”
一幅作品的真偽,如果有任何疑點,價格都會大打折扣。畢加索的這幅作品一直沒有在市面上流傳,只有交給王小先來操作,約請各大鑒定機構共同作鑒定,才不會影響到這幅作品的價格。
肖遙說的很有道理,于宗文只能接受。如果是國內的古董藝術品,他還能聯系一堆信得過的專家共同做鑒定,但鑒定西方油畫,他還真的找不到足以讓他放心的鑒定專家。
如果不能百分百確認這幅作品是真跡,他還真的不敢買。
確定這幅作品會送拍。王小先樂得見牙不見眼。
“還有最后一件,等看完之后,咱們就一起去吃飯。”
肖遙轉回身抱過來一個盒子,放在了臺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