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吳起的謀劃,昭王是不斷的張大嘴巴。
“五百里無人區?百里之地運糧,糧食會消耗一成,千里之地運糧,糧食運過去,至少消耗一半……”
“互相傷害?比拼國力?這個好!這個好!”
“五百里夠不夠?吳國那么狡猾,孫武那么聰明,要不我們設置一個千里無人區吧?”
昭王這是明顯被吳國惡心壞了,如今一開口就是千里無人區,聽到這里,吳起連連搖頭:“沒必要,五百里無人區就已經夠了,孫武是個聰明人,伍子胥也是個聰明人。”
“五百里無人區,是向他們展示楚國的決心。楚國既然有決心后撤五百里,那么楚國就有決心,和吳國互相破壞、互相牽扯到最后。”
“當戰爭不能帶來任何收益之后,沒有人會繼續投入的。那時,便是改革的良機。以楚國的國力,只要順利中央集權,擊敗一個小小的吳國,不過是輕而易舉。”
昭王整理了一下衣裳,正了正帽子,然后恭敬的對著吳起拜了一拜,吳起不閃不避,受了這一拜。昭王接著道:“楚國究竟該如何改革,還請相父教我!”
“說起改革,首先必須要清楚楚國的現狀。楚國如今有六百萬人口,可是國人卻不到六十萬,國人加上底層公族,才差不多有六十萬之數,剩下的都是野人和貴族的人。”
“這六百萬人口之中,有二百萬在貴族那里,但即使是貴族,也不可能有效的利用這些人口。”
“即使是國君你,如今直接可以控制的人口,也只有國人和公室加在一起的六十萬人,僅此而已。”
明面上是一個大國的國君,實際上卻只能控制六十萬人口。六十萬人口很多嗎?放到大明朝,江南之地隨便幾個縣加在一起,就不止這個數。
隨便一個江南大族,族里都有上萬義子義女。
“想要強大楚國,想要中央集權,就必須有效的控制楚國治內的人口,無論是國人、野人,都必須在掌控之內才行。”
“而楚國如今封君眾多,若是和他們來上一場火拼,縱然最后贏了,也會損失大量的時間、精力。而這些損失掉的資源,若是用在改革上面,說不定已經成功了。”
“所以,在最初之時,大楚除了要堅持一個國家的基本原則之外,還要靈活的處理封君領地和國君之間的關系。”
“我將楚國的地盤,劃分為兩個部分。一者是國君直轄,一者是封君領地。我們的改革,最初之時,也只在國君直轄的地方進行,至于封君,暫時不管。”
“為了更好的中央集權,可以建設江南特色小鎮。五百里無人區中的百姓,遷徙之后,就可以直接讓他們居住在特色小鎮之中。”
“這特色小鎮的特色,又在何處?”昭王問道。
“這些特色小鎮,效仿的是墨翟的關中小屋。在大明關中,墨翟的關中小屋,本質上是以墨者、準墨者為首,統合大明百姓,間接的將墨子的統治基礎,延伸到了每一戶。”
“像大明,雖然也是中央集權,但是中央的權力,只能到縣一級。底下的鄉、村,本質上是士紳自治。”
“而墨翟通過關中小屋,把百姓們聚集到了一起,可以直接管轄,這是中央權力的衍生,也正是這樣的直接管轄,才使得關中之地的動員制度、動員效率極高。”
(現代城市是通過一個又一個街道辦,直接管轄到每一位百姓,去年的疫情可見一斑。疫情之時,中國有多么強大的管轄能力,那么戰爭到來之時,中國就有多么強大的動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