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更多的信息,司馬徽就不能說出來了。
為什么?
因為一旦他說出來,龐統知道了,那么未來就會改變,司馬徽看到的未來,就做不得數了。
可是,司馬徽不能保證,當龐統未來改變之后,他還能及時的預測到龐統的未來,所以,他就只能模模糊糊的,說一些模能兩可的話。
其次,司馬徽本人,也做不到洞徹天機,他最多就是通過天機,看到一些零星的未來片段,所以,他也不知道一切的前因后果,他算不出龐統入蜀的過程,只能剛好看到龐統死于落鳳坡之下。、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告訴龐統:今后你在落鳳坡,有一死劫,你要小心謹慎!
更多的,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也不知道!
說句不好聽的,司馬徽要真的能掐指一算,預測未來數年整個天下的所有事情,他早就自己親自出山爭龍了,自己當天下之主不香嗎?
在突破之后,孔子又提出了至誠之道的第三個階段,也就是高級的至誠之道:可以預測到任何一件事情,無論這件事和你有沒有關系!無論事件的主人,和你有沒有關系。
到了這一刻,至誠之道的威力,才算是真正的展現出來,心靈與天地交感,直接掐指一算,就能知道任何想要知道的事情——就是消耗有些大,有時候還會有反噬!
當然,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反噬可以找替代品,可以找替死鬼擋災,也能煉制寶物擋災,關鍵是未來是不定的!
未來是不確定的,只掌握在個人手中!
很多時候,興許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做了一件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然后引發蝴蝶效應,最終未來都會大變樣。
所以,縱然可以預測某件事的未來,縱然可以擋災替劫,但未來不確定性太大了,十算九不準,才是常態!
尤其是當某件事,涉及到的人物,地位比較高,實力比較強,個性比較鮮明的時候,變數太多,可以算出來的未來,起碼有好幾百種,這種時候,該怎么防備?
完全沒法防備!
沒有意義!
同時防備幾百種未來,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好好的種田,好好的積累實力,到時候用大勢碾壓,豈不是更爽。
當然,這并不代表高級的至誠之道真的就毫無用處了,推算不了準確的未來,還能推算不出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
掐指一算,就算出了一位故去的老前輩的傳承所在,然后去挖出來,繼承前輩的衣缽,這不香嗎?
掐指一算,算出了即將出世的法寶的前世今生,然后順利收服寶物,這不好嗎?
掐指一算,得知某人過去的信息,分析他的性格,最終設計出一個專門針對它的圈套,這不香嗎?
當孔子也突破之后,大宋朝的諸子們就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許多第一序列的存在,也陸續突破,比如南子便開創性的以育兒經為基礎,創造了一篇名曰神魔七十二變的秘法,這是一種可以通過不斷的蛻變,脫去舊身,誕生新身,最終直接以龐大的生命力,量變引起質變的突破方法。
不過,縱然到了大宋時空一百年的時候,沒有突破的,也還是沒有突破,而此刻,現實中卻發生了一件堪稱驚天動地、改變天下大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