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或許是真的不懂政治,不懂人心。從今天起,儒家進入集體管理時代,老夫將從眾多門人弟子、師弟們之中,選擇出九位智者,幫助老夫管理儒家。”
荀子、孟子、子貢、子路、文天祥、王陽明,現場暫時只選擇出了六位,而后,孔子正式的授予他們管理儒家、改革儒家的權力。
儒家,從今往后,就進入了新時代。
看著一片和諧,喜氣洋洋的眾人,孔子也開心的喘了口氣:“沒想到,老夫也有垂拱而治的這一天,真是神奇啊。”
“直到今天,我還記得大明朝的時候,我沖進紫禁城,沖進金鑾殿,對陛下(崇禎)說,陛下但且安座,萬事皆有老臣。”
“從那以后,大明朝就進入了圣天子垂拱而治的時代。如今,輪到老夫垂拱而治了,這種感覺,真的是很奇妙很奇妙。”孔子一臉酸爽的道。
他真的很難用語言來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實在是太過奇妙,酸甜苦辣都有,混在在一起,孔子也不好說,自己此刻到底是開心、輕松,還是悲傷、難過。或許,全都有吧。
順利的完成了權力交接,六位大儒(大家都是儒生,但他們六個,卻肩負著管理整個儒家的權力,所以是大大的儒生,后文簡稱大儒)就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師兄既然垂拱而治了,不如直接退下來吧,不要繼續擔任魯國宰相了,如今這個職位,對我們儒家,沒有任何好處。就像此次,如果不是負責身上擔任著這個職位,也不至于被魯國束縛,最終不得不做出了這件違背自身義理的事。”孟子一上來就提出了一個讓孔子有些難受的建議。
“可是,當年先帝臨終之前吧魯國托付給我,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魯國滅亡。”孔子說道。
“師父,你已經為了魯國違背了一次義理,難道還要違背第二次嗎?你已經對得起先代國君了。難道,你還想要從今往后,一直保著魯國不滅不成?這世上,哪有千年萬年永遠存在的王朝?沒有的!一個都沒有!”子貢認真的道。
“俺覺得吧,俺們儒家是儒家,魯國是魯國,二者萬萬不能綁定在一起了,否則,實在是不利于儒家發展。”子路補充道。
“是啊,就像老夫,此前一直是想離開魯國,前往秦國和衛鞅討論討論法治,也想前往楚國,實地考察一下吳起是如何把法治和楚國結合起來的。但是呢,那時就只能想想而已。”荀子直接說道,他現在是有啥說啥,也不給孔子繼續留面子了。
“沒錯,老夫此前也想前往宋國,好好的考察考察,看看墨翟到底是怎么治理宋國的,看看當地的百姓,是否真的幸福快樂。雖然你們一直說墨翟是個異端,但其實老夫覺得,在以民為本方面,老夫和墨翟是志同道合的道友。”孟子也說出了讓很多儒生表示難以接受的話語。
“魯國實在是太小了,已經限制了如今儒家的發展,這是很顯然的。一個學派,若是想要發展壯大,要么像墨家那樣,和宋國綁定,最終,征服天下,如此,墨家肯定可以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流派,要么和道家那樣,不和任何國家綁定,全天下到處都有道家子弟,他們的發展也很迅速。”
“而我們儒家,以往和魯國綁定,偏偏又沒有收獲太多好處。如今的魯國,對于儒家來說,已經是個拖累了。”文天祥難得的說了一句大實話。
雖然,這大實話很傷人。
畢竟,孔子的弟子之中,可是有很多魯國殘余貴族出身之人!
“咳咳!”
王陽明先是咳嗽了一嗓子,說道:“嗯,從今往后,夫子不妨留在曲阜開辦一家學院,好好的教書育人。至于政治啊、軍事啊之類的,就交給我們六人即可。”
“此外呢,其他的諸位道友,想要留在魯國,就在魯國,想要留在其他國家,那就好好的為其他國家效力,都行!”
“從今往后,儒家就是一個自由的學派,認可儒家理念的,便能加入,覺得理念不合的,就能離開。儒家不再是魯國的儒家,而是諸夏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