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鐵匠的辦事效率很高,回到青鸞寨之后,立刻召集了十幾名手藝精湛、人品可靠、還不愛多嘴多舌的鐵匠、木匠,其中就包括他的好友—楊木匠,帶齊各種工具以及材料,第二天就到釀酒作坊報道,開始了大改建工程。
長話短說,工匠們分成了兩班、日夜不停忙碌著,再加上李昭的親自指導,只用了短短五天時間、就造好了一套釀酒工具。
接下來,擇良日、摘吉時,開始釀制大唐朝的第一批蒸餾酒!
開元二十八年-九月初十。
宜:開業、求財。
忌:采納,婚嫁。
……
釀酒作坊的院落中、已經搭建好了一座祭臺,上面供奉著一幅人物畫像,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左手舉著酒杯,右手拎著酒壇子,神色似醉非醉、舉止憨態可掬。
畫的不是別人,正是釀酒行業的祖師爺——杜康!
據說上古黃帝時期,有一個叫杜康的官員、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技術的發展,糧食獲得了大豐收,一時間又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里,可是山洞里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就都腐爛掉了。
杜康身為管理糧食的官員、為這件事傷透了腦筋,卻想不出什么好辦法。
有一天,杜康在樹林里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枝葉已經都不見了,只剩下空蕩蕩的大樹干,杜康靈機一動、就把糧食全部倒進了樹干里保存。
過了一段時間,杜康前來查看糧食,卻驚奇地發現,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很多野獸,一只只呼呼大睡、就好像死了一樣。
而存儲糧食的枯樹上,裂開了幾條大縫隙,有一種香氣撲鼻的液體流出,嘗上一口,頓覺的神清氣爽、飄飄欲仙。
于是乎,受到了樹洞藏糧的啟發,杜康發明了釀酒之術,得以讓世人享受到這種神奇的液體,杜康本人也被尊為‘酒神’,以及釀酒行業的祖師爺!
自此以后,凡是酒坊開張,或者釀制新酒,都要隆重的祭祀一番、祈求祖師爺保佑。
……
上午辰時,孫管事、白日鼠、幾十名伙計全都到齊了,還有小齊國公—崔宗之、醉仙樓的賈掌柜,也請來了觀禮!
準備就緒,祭祀開始。
祖師爺畫像前面,伙計們獻上了一條魚、一只雞、還有一顆大豬頭,而后三跪九叩、焚香參拜。
李昭則取出一份祭文,大聲的朗誦起來:
日月浩浩,江河蕩蕩,上有甘露,下有沃壤,五谷豐稔,清泉流淌,千年人文,萬載風霜。
華夏始祖,敬我炎黃,彭衙圣賢,輔佐君王,書契誕生,文明開創,釀酒先師,同尊杜康。
任職農正,黃帝封賞,肩負重任,掌管食糧,探索奧秘,敢為敢想,天地精華,美酒飄香。
文人舉杯,詩興萬丈,英雄暢飲,威風八方,淺斟低酌,身體健康,酒德酒品,銘記心上。
……
祭文寫的不錯吧,是不是感覺到一股慷慨豪邁之氣、恨不得連飲三大碗美酒?
這可是李昭冥思苦想多時,費了九牛二虎八個駱駝的力氣,好不容易才……抄襲來的,嘿嘿。
話又說回來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只要抄的巧妙、抄的有水平,再加入一些新鮮元素、獨特見解,那就是自己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