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邊,李昭思索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突然睜開了眼睛、目光閃亮。
“貓奴,若我所猜不錯,這種酒是西南吐蕃出產之物?”
“你怎么猜到的,不錯,這是幾個月之前,一伙吐蕃商人用駝隊販賣到長安城的、在西市上熱賣了好一陣子……你知道這種酒的名字?”
“知道,這叫青稞酒,是用一種叫青稞的植物釀制的,那是一種大麥的變種,耐寒性強、生長期短、高產早熟……非常適合在高原地區種植,再配以雪山圣水釀制成酒,喝起來不上頭、不口干、醒酒快、男女皆宜!”
穿越之前,李昭到藏邊旅游之時,有幸在牧民的帳篷中、喝過幾次純手工釀制的青稞酒,雖然和現在喝的略有區別,可那種奇妙的味道錯不了。
酒品出來了,詩卻是難了!
要知道,大唐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之時,把漢地的釀酒技術帶了過去,吐蕃人才開始用青稞釀酒、至今不到百年時光。
而青稞酒從吐蕃流入大唐的時間就更短了,只是最近幾年的事,對于這種陌生的酒、大唐的詩人們還來不及為之感嘆,沒有這方面的詩歌,怎么辦?
吟不出詩來,頂多算個平手。
李昭絞盡腦汁思索著……有了,大唐朝以前沒有、可是以后有啊,自己當一次文抄公吧!
景色來西徼,蕭條信遠方;
水分羌部落,山絕漢封疆。
幾處青稞熟,深憂白雨傷,
荒城誰為守,十室九逋亡!
……
“好、好,玉郎大才,愚兄這次真是服了!”崔宗之雙手伸出大拇指,眼睛里滿是小星星,就差跟李昭要簽名了。
要知道,在長安城內,我們的小齊國公也是年輕俊杰中的翹楚人物,能讓他說出佩服的話,著實不易啊!
“杯中之事,何談佩服,不過西南邊疆戰亂將起,不知又要有多少將士戰死沙場、馬革裹尸了!”
“哦,玉郎何出此言?”
崔宗之有點糊涂了,這談論青稞酒呢,怎么扯上戰亂了?
何況當今天子登基以來,大唐與吐蕃的關系還算友好,西南邊疆已經多年未見狼煙了,怎么會突然發生戰亂呢?
“很簡單,吐蕃人雄據雪域高原之后,一直窺視著河西走廊、安西四鎮之地,意欲收入自己囊中,進而隔斷大唐與西域諸國的聯系、達到獨霸西南的目的。
之所以遲遲未能如愿,一是我大唐國力雄厚、在西南邊疆駐扎重兵,防守的猶如鐵通一般;二是吐蕃人的生存環境惡劣,農業生產落后,難以積聚強大國力,無法大舉對外用兵!
再說青稞酒、產量一直非常稀少,只有吐蕃大贊普、大貴族之流才能享受的到,可現在卻由吐蕃商人大量販賣到了大唐境內,這說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