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諸多皇子,或是性格懦弱、或是志大才疏、或是渾渾噩噩……當個守成之主都夠嗆,更別說成為圣君了。
圣君臨朝不可行了,能臣治世又如何呢?
……
首先要知道,什么才是能臣?
才高其天、謀深似海,通機變、善權謀,即要有治國安邦的本領,還要有覆雨翻云的手段!
古往今來,有資格稱之為能成的,只有周公、管仲、蕭何……區區數人而已,平均幾百年才出一位,同樣是可遇而不可求。
可是現在,裴旻就發現了一個治世能臣的好苗子,那就是李昭!
小小年紀,其心機、魄力、手段皆遠勝常人,待其成年之后,必能出將入相、承擔起治國安邦的重任!
因此上,裴旻才準許李昭來旁聽,變相的教導他武藝,希望他長大之后,可以為朝廷效力、保大唐江山永固!
既然如此,又為何不肯收做弟子呢?
原因有二。
一則,自己縱橫天下數十年,因為性格過于耿直,江湖上、朝堂上都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權相-李林甫。
如果收了李昭做弟子,誓必引來那些仇家的報復,尤其是朝堂之上、幾乎寸步難行,這對李昭的前途太不利了。
二則,師徒如父子,一旦形成了這種親密關系,以后不忍痛下殺手怎么辦?
什么情況,裴旻有殺李昭之心?
不錯!
通過觀察發現,李昭的性格十分復雜,即有光明、仗義、善良的一面;也有陰暗、狡猾、狠毒的一面。
前者如佛、后者如魔!
這樣性格的人,可能成為治世能臣,也可能成為亂世奸雄,以后究竟走到那一步,還是個未知數呢!
因此上,裴旻不得不有所防備!
‘李昭啊,如果以后你成了治國安邦的能臣,老夫定當助你一臂之力,讓你名垂青史;如果你當了禍亂天下的奸雄,老夫拼得粉身碎骨、也要用手中寶劍取你性命!
縱然老夫不在了,老夫的傳人也會殺了你!
此誓,天地為證!’
…………
之后的日子里,李昭或是跟裴旻學習劍法,或是和崔宗之飲酒對弈,或是和金寶兒、小夜叉嬉戲玩耍,小日子過的又充實又快樂。
可惜啊,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半個月之后,崔宗之依依不舍的帶著仆從們離開潛龍崗,返回長安城去了。
沒辦法,崔宗之不僅是齊國公,還擔任著左司郎中的官職(從五品,尚書左丞副職,有監管吏、戶、禮部諸司政務的權利),需要處理的事務很多,不可能長時間漂泊在外的。
而隨著崔宗之的離開,李昭身邊不僅少了一位知心好友、還少了一把保護傘。
某些利欲熏心的家伙,又開始蠢蠢欲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