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盛唐梟雄 > 第十二章左相國的辦法!

          第十二章左相國的辦法!(1 / 2)

          “其二,民間常有不法奸商,大量的收集銅錢,而后融化煉銅,再造成銅器出售,以此牟取暴利,朝廷當頒布律法,再有毀錢煉銅者,直接斬首示眾,以此威懾不法之徒!

          其三,民間常有以金、銀、銅陪葬者,立法禁止,改為薄葬。

          其四,我大唐與新羅、百濟、高麗、吐蕃、南詔各國交易之時,盡量的以物易物,減少錢幣流出。”

          ……

          李適之足足講了一個多時辰,共計講述了十幾條解決錢荒的辦法,期間沒一個人插嘴,只是靜靜的聽著、盤算著、甚至有人私下記錄起來。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李適之的這些辦法,比李林甫的辦法高明了一籌不止,而且可行性極強。

          如果說有什么缺點,那就是治標不治本,只能暫且緩解一下錢荒危機,而無法根本解決。

          不過就眼前而言,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畢竟大唐境內的金、銀、銅礦太少了,要想根本解決問題,除非找到更多的礦藏、大批量的鑄造錢幣!

          龍榻之上,李隆基頻頻點頭,顯然很是滿意,又把目光落在了李林甫身上……“右相國,左相國的辦法如何啊?”

          “回稟圣上,左相國的這些辦法切實可行、利國利民,的確比老臣的辦法高明多了,老臣深表贊同。”

          “好,既然如此,這解決錢荒的一切事務,就交給左相國全權負責吧,其他各部官員緊密配合、不得有誤。”

          “臣等遵旨!”

          李隆基一錘定音,把大權交給了李適之,其余重臣無人反對。

          就連右相-李林甫都笑呵呵的表示支持,看起來很是大度的樣子,不過在其眸子深處,卻有一陣陣的寒芒閃動。

          要知道,大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度,中書省出令、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實施,三者相互制約,形成了三權分立之勢!

          中書省的長官是中書令,由李林甫擔任,又稱‘右相。’

          門下省的長官是侍中,有李適之擔任,又稱‘左相。’

          尚書省的長官是尚書令,這個位置比較特殊,因為唐高祖-李淵統治時期,秦王-李世民曾經做過尚書令,后來李世民當了皇帝,‘尚書令’就空缺下來了,沒有那個官員敢擔任這個職務,以免犯了逾越之罪。

          而尚書省的事務,皆由二把手-尚書仆射負責,而這個職務同樣由李林甫兼任著。

          換而言之,李林甫一人掌控著中書、尚書兩省,妥妥的當朝第一權臣,朝廷大小事務無不由他負責。

          現如今,皇帝卻把解決錢荒的大權交給了李適之、并令三省六部的官員們配合,這又置自己于何地呢?

          如果李適之成功解決了錢荒,立下大功,朝廷第一權相的位置,還會屬于自己嗎?

          ‘有老夫在,一定讓你寸步難行、事事難成,最后乖乖的滾出朝堂去’……李林甫暗下決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權力。

          不過李林甫也很疑惑,自己與李適之相識對年,深知這是一個粗獷有余,而細膩不足的家伙,智慧、心機、手段都比自己差的太遠了,以往每次開朝會、都被自己壓制的死死的。

          怎么幾天不見,李適之一下變聰明了,想出那么多治國良策?

          難道說,背后有人給他出謀劃策,這個人又是誰呢?

          看來自己得好好調查一下了!

          ……

          會議結束之后,其余重臣全都離開了,只有左相—李適之留了下來,因為他還要向皇帝匯報一下選拔考試的事情。

          “左相國,朕聽說這次選拔考試當中,出了一件天大的奇聞,考生中有一位少年郎,滿腹經論、七步成詩,比之曹子建更勝一籌?”

          “回稟陛下,確有此事,那少年郎名叫李昭,宗室子弟、系吳王之四世孫,按我大唐宗族譜系來說,他還是圣上的子侄輩呢!”

          “哈哈,朕的子侄輩,不也是你的子侄輩嘛,想不到我宗室子弟當中,竟出了這樣一個奇才,有意思、有意思!”

          李隆基是高宗-李治的孫子,李適之是前廢太子-李承乾的孫子,兩人都屬于太宗皇帝一脈、是比較親近的族兄弟關系。

          相比之下,李林甫雖然也是宗室出身,可血脈關系就疏遠多了,他是唐高祖-李淵的六叔郇王-李祎的四世孫,屬于遠支宗室了,而這也是李林甫總是嫉妒李適之的原因之一!

          宗室子弟中出了個詩人,李隆基自然是高興的,可也稱不上太高興,因為詩詞歌賦寫的好,不代表就會治理國家,這是兩碼事。

          而如今的大唐帝國,需要的不是詩人、而是治國的人才!

          “左相國,這次各地推薦來的考生當中,可有什么出類拔萃的人才嗎,如今國事繁重、日理萬機,朕急需安邦治國之才,且多多益善!”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