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乃是觀音菩薩成道之日。
按照習俗,這一天,人們要到寺廟中燒香祈福、功德殊勝!
清晨時分,李昭早早爬起來了,沐浴更衣之后,準備去寺廟中祈福,青姨、白饃、白日鼠陪同前往,對了,還有一個人——王長壽!
如今的長壽公子,已經成了李昭的小跟班,每天準時前來報道,接受各種嚴格的軍事化培訓,不分寒暑、風雨無阻。
效果非常明顯,短短十幾天功夫,王長壽就擺脫了不少紈绔習氣,還學會了洗衣服、疊被子、整理內務……馬上就要開始學做飯了!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
準備妥當之后,一行人啟程出發,直奔大慈恩寺!
大唐貞觀二十二年,皇太子-李治為其生母文德皇后(長孫氏)祈求冥福,下令在長安城-晉昌坊-凈覺寺故址上重修一座寺廟,并取名大慈恩寺。
寺廟建成之后,金碧輝煌、香火鼎盛,成為可長安百姓們上香禮佛、祈求平安的首選之地!
一行人前往大慈恩寺,并沒有乘坐馬車,而是選擇了步行:一是路程太近了,二是路況太差了。
開元年間以來,長安城內的居民不斷增加,已經高達百萬之眾,且有四方商旅往來不息,造就天下第一繁華都城的同時,也出現了嚴重的交通擁擠!
尤其是朱雀大街、東市、西市、大慈恩寺……這些地方,天天的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加之這個時代沒有交通法則,大街上秩序混亂無比,擁擠、堵塞、碰撞的事情常有發生。
因此上,有時候步行外出,反而比坐車更方便一些!
……
“前面的、快點走,后面的路全都堵住了!”
“走不了,前面的路也堵住了!”
“哎呦,誰把我的鞋踩掉了!”
很快的,一行人來到了晉昌坊附近,果然和預料中的一樣,大街上車水馬龍、人頭涌涌,出現了嚴重的交通堵塞,不時有人被踩掉了靴子,或者擠的滋哇亂叫。
沒辦法,只能待在人群后面,耐心的等待了。
“噠!——噠噠!”
正等待著呢,沉重的馬蹄聲中、大街上出現了一隊騎手。
為首一位錦袍公子,二十七八歲的年紀,小模樣還算英俊,就是印堂發黑、眼窩泛青,一副酒色過度的樣子,坐下一匹鐵腳棗騮駒,全身都是紅毛,唯有四蹄是黑色,體型頗為健碩!
另有十幾名騎手跟在后面,看穿著打扮,都是前者的仆人。
“駕--閃開、撞到了活該,哈哈!”
……
“不好啦,馬隊沖過來了,大家快閃開啊!”
“看,是花花太歲來了!”
“轟!”
大街上人山人海的,本該勒馬慢行才對,錦袍公子卻猛抽一鞭子,縱馬硬沖了過來,十幾名仆人緊隨其后,還幫著大呼小叫的、氣焰極為囂張。
人群頓時炸窩了,紛紛向道路兩旁躲閃,一時間擠倒的、踩傷的、撞趴下的不計其數,卻沒人敢上前阻攔、甚至不敢斥責一聲,似乎對這個錦袍公子很是畏懼!
其中有一對穿著破爛的中年夫婦,拉著一輛雙輪木板車,上面堆滿了新鮮的菠菜、薺菜、黃瓜、蘿卜……看樣子是進城賣菜的菜農,還帶著一個四五歲大的男孩兒,虎頭虎腦,很是可愛。
驚亂的人群擠翻了木板車,蔬菜瞬間滾落一地,被踩踏的亂七八糟,菜農夫婦一邊哀求周圍的人注意腳下,一邊忙著撿拾蔬菜,卻忽略了他們的孩子還在大街中間,而錦袍公子已經縱馬沖過來了。
駿馬狂奔,力有千斤,這要是撞在小男孩身上,后者就算僥幸不死,也得落個終身殘疾!
“噠!--噠噠!”
“虎子,躲開,快躲開啊!”
菜農夫婦發現情況不妙,想要救援已經來不及了,頓時發出撕心裂肺的喊叫聲,而小男孩早就嚇的呆住了,根本不知道躲避!
“嗖……刷!”
說時遲,那時快,李昭就在不遠處、拔足閃電般沖了過來,縱身一躍抱住了小男孩,并趁勢翻滾到了旁邊、險險的躲開了馬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