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梅妃就是一個賢明的女人,如果她能和皇帝一直恩愛下去,那么對皇帝本人、對大唐帝國都是一件大好事!
問題是,李隆基可是有名的風流情種,素來見一個、愛一個,后宮中又是佳麗如云,想讓他專情實在太難了一點。
更重要的是,今年二月份,那位國色天香的壽王妃—楊玉環出家當了女道士,道號:太真!
至于楊玉環出家的原因,聰明點的人全都知道。
而按照歷史進程,四年以后、楊玉環就會進入皇宮,被冊封為貴妃,進而寵冠后宮,把李隆基迷的顛三倒四、糊里糊涂,再不復之前的英明果決了。
可以說,楊玉環入宮,是李隆基的人生下坡路的開始,也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開始!
有什么辦法,可以阻止那個紅顏禍水進宮呢?
又或者,自己冒點風險、偷偷的辣手摧花,替大唐帝國除掉那個禍水?
問題是,‘禍水’在太真觀中修行,而太真觀位于大明宮中,那可是皇家三大宮殿群之一,由精銳的龍武軍負責駐守,日夜巡邏、戒備森嚴,想要潛進去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
李昭暗自思量著,一時間還拿不定主意。
另一邊,李隆基意猶未盡,又想出了新題目:“玉郎,可否以朕為題,吟詩一首?”
“啊,臣惶恐、臣不敢!”
“哈哈,詩詞游戲而已,有什么不敢的,你就放心大膽的作詩吧,縱然詩詞中有不當之處,朕亦恕你無罪!”
“臣惶恐、臣不敢!”
“嗯,你莫非要抗旨不成?”
“臣遵旨!”
以皇帝為題材寫詩,絕對是古往今來最罕見的難題之一,不僅難寫,還有危險,李昭拼命拒絕著、腦袋搖晃的跟撥浪鼓一樣。
可惜沒有用,皇命難違,不想寫也得寫了,可是寫什么好呢?
李昭開始踱步了,而且故意放慢了速度,同時拼命搜刮肚子里的墨水……歌功頌德、溜須拍馬的詩,自己倒是記得幾首,可就怕馬屁拍在馬蹄子上,落個佞臣的名聲可就糟了。
指桑罵槐、諷刺帝王的詩自己也記得幾首,可就是借自己十八個膽子、也不敢寫出來啊。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喜怒無常、說話不算數的,說是恕自己無罪,可真要觸怒龍顏,來個秋后算賬怎么辦?
溜須拍馬不行!
直言諷刺不行!
究竟如何是好呢?
詩仙、詩圣、詩佛、詩豪、詩杰、詩狂、詩囚、詩奴……誰能給我一點靈感啊!
嗯,有了,就是它吧!
第七步落下,李昭終于找到了靈感,隨即吟詩一首:
勤政愛民功無限,唯才是舉納百川,
萬里江山千鈞擔,守業更比創業難!
平心而論,李隆基登基三十余年,勤政愛民,唯才是舉,開創出了開元盛世的大好局面,的確稱得上是一位杰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