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經歷過大雪災的突厥人,正是最虛弱的時候,正好趁他病、要他命,一舉解決掉這條草原狼!
兩種意見,爭論不休,誰也無法說服誰!
與此同時,從皇宮中傳出了小道消息,對于突厥人即將入侵之事,當今天子是傾向于議和的,并召集文武重臣詳細商議。
……
興慶宮—勤政務本樓中。
四名小宦官合力,掛起了一幅一丈四尺長、八尺二寸高的巨型地圖,上面清楚繪制著大唐帝國的十五個道、三百二十八個州……以及四大都護府;高麗、新羅、百濟、奚、契丹、南詔、吐蕃、突厥、吐谷渾……大小數十個屬國,也都標記在地圖上。
尤其是吐蕃、突厥兩國,特意用了深紅色做標記,以示它們是大唐帝國的心腹大患!
大唐天子-李隆基站在地圖前,滿臉愁云、低頭沉思,卻始終一言不發。
高力士站在左邊,手中托著突厥人送來的國書。
太子-李亨站在右邊,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一如既往的裝木頭人!
右相—李林甫、左相—李適之,以及數十位文武重臣,站在稍遠一點的位置上,全都緊盯著李隆基的一舉一動,希望從中看出一點端倪來?
面對突厥人的無理要求,大唐帝國是戰是和啊?
……
另一邊,沉思許久之后,李隆基臉上的愁云漸漸散開了,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顯然心中已經有了決策。
不過做為一名執政多年、成熟老練的君王,是不會把自己的決策輕易說出來的,先得試一試別人的態度。
“太子,對突厥人之事,你有何看法?”
“父皇英明神武、算無遺策,兒臣一切聽父皇的!”
“朕現在想聽聽你的看法?”
“兒臣……兒臣……不知道。”
太子-李亨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身體哆嗦個不停,連一句整話都說不出來。
另一邊,看著如此懦弱無能的兒子,李隆基的心情很復雜,七分惱火、三分欣慰!
惱火的是,英明神武如自己,怎么生出這樣一個窩囊兒子,子不類父……以后如何把國家交給他呢?
欣慰的是,太子性格懦弱,就不會對皇權產生威脅,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
……
“右相國?”
“老臣在!”
“突厥人這次受災嚴重,出兵南下劫掠已成必然之事,戰事一開,雙方誓必死傷慘重,為天下蒼生之太平計,朕準備答應和親之事,愛卿以為如何?”
“回稟陛下,老臣以為不妥!”
“哦,為何?”
世人皆知,李林甫素以‘屈意順從、乖巧媚上’而出名,只要皇帝說一,他就決不會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