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是怎么了,是出門之前忘了吃藥,還是吃錯了藥,竟敢當場反對皇帝的決策……文武群臣面面相覷,不知出了什么狀況。
與此同時,李林甫不慌不忙的繼續開口了:“回稟陛下,突厥人一向是狼子野心,全無信義可言,今若應允和親、送以財物,無異于抱薪救火一般,薪不盡、火不滅,我大唐縱然府庫充盈,可又能讓突厥人勒索幾次呢?
與其屈辱求和,不如奮勇一搏,我大唐兵強馬壯、國力如日中天,更有陛下這般曠世明君執政,再加上文武群臣齊心合力,必能擊敗突厥人,蕩平北方草原,恢復太宗—天可汗時期的偉業!”
……
“右相國言之有理,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不管怎么說,李林甫畢竟是右相黨的領頭羊,雖然不知道他為何主戰,右相黨的其他成員們、還是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
面對這種情況,李隆基不置可否,又把目光落在了李適之身上:“左相國,你的意思呢?”
“回稟陛下,我大唐立國一百余年,從未畏懼過外敵入侵,今日之事無需多議,唯有奮勇迎戰而已,而且老臣反復權衡過了,與突厥人相比較,我大唐有十大勝算。”
“哦,是那十大勝算,說出來讓朕聽一聽?”
“其一,突厥人南下劫掠,屬于不義之舉,而我大唐將士保家衛國,乃是正義之師,自古邪不勝正,此道義之勝也!
其二,突厥人飽受雪災之苦,各部落的實力銳減,戰斗力也必然大打折扣,而我大唐風調雨順、府庫充盈,更有百萬大軍嚴陣以待,此國力之勝也!
其三,突厥雖然號稱一國,其實內部分成大小百余部落,為了爭奪草場、水源、牲畜,經常大打出手,彼此積怨甚深,更本無法做到團結一致,而我大唐朝廷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此人心之勝也!
其四,突厥人的冶煉技術落后,其兵器大都是粗制濫造,有的部落甚至還在以青銅、獸骨做箭頭,我大唐將士身批堅甲、手持利刃,再加上強弓硬弩……此兵器之勝!
其五,突厥人主攻,而我大唐主守,此地利之勝也。
……
有此十大勝算,再承蒙天地、神靈、祖宗護佑,此一戰,我大唐必勝無疑!”
李適之不僅主戰,還滔滔不絕的說出了十大勝算,每一條皆是擲地有聲,待其說完之后,左相黨的成員們同樣竭力贊成。
換而言之,今日參加議事的重臣們,都是百分之百的主戰!
“哈哈,兩位相國說的好,我大唐如日中天,又何懼外敵入侵呢……朕意已決,拒絕和親,而后集結傾國之力,北上迎戰突厥人,此一戰,必要亡其國、滅其種,徹底根除這個心腹大患!”
李隆基哈哈大笑起來,記得自己登基之時,曾經暗暗對天發誓,要成為和太宗皇帝一樣的圣君,載譽史冊、萬代敬仰。
數十年來勵精圖治,開創出了開元盛世,不客氣的說,在文治上面自己可與太宗皇帝比肩了。
可是武功上面,卻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這也是自己非常遺憾、非常不甘心的一件事。
現在好了,草原大雪,突厥入侵,一個建立赫赫武功的機會出現了,自己又豈能放過呢?
這一仗,打定了!
之前說要和突厥人議和,不過是想試探一下大臣們的態度,看看關鍵時刻,誰的骨頭軟,誰的骨頭硬,誰只會夸夸其談,誰又是真正的棟梁之材!
結果呢,全都試探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