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玉琦的要求下,老鐵僅僅只是伸長一根藤蔓,卻并不分出分枝。
就這么直直的一直往山下長去,但很快它卻向白玉琦傳達出一道需要營養的意念。
白玉琦恍然,就和竹鼠被施加了[狂暴成長]會瘋狂進食一樣,植物被施加了[快速生長]同樣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
連忙趕去庫峪城外的化糞池,用[移土術]控制著一道泥流涌了進去,充分攪拌混合之后變成一條臭烘烘的粑粑龍。
在法術效果的影響下,一路跟著捂著鼻子的白玉琦回到了索道塔下,用[化石為泥]在老鐵的根系下融開一座地窖,將粑粑龍投入了進去,并引來一條水渠為老鐵提供水分。
有了充沛的營養和水分,老鐵生長的速度越發狂暴了起來。
在白玉琦不斷釋放的[快速生長]支持下,老鐵就這么瘋狂的生長了大約半個月左右。
終于成功的將自己的藤蔓,蔓延到了山下庫峪仙市所在的位置,中間用一座又一座的索道塔作為支撐節點連接起來。
隨著老鐵將一根足有碗口粗的藤蔓,在看上去如同高塔電線塔一般的索道塔上纏緊繃直,再由白玉琦為它施加[金剛木]進行強化,一套從庫峪城通往山下的下行索道系統終于完工了。
經過大量測試,單只滑索吊籃可以承載500公斤的重量,再多的話老鐵就會傳遞出不滿的意念。
不過500公斤的運載量,對于一個位處深山交通不便的城市來說已經很幸福了,最起碼可以將庫峪城積壓的大量玉寶鹽幣和各種竹制產品,方便快捷的送出山去了。
所以將一只只用[金剛木]加固過的竹制滑輪裝置制作出來后。
只需要掛在老鐵的藤蔓上輕輕一推,就能將山內的物資運送到山下。
唯一有點不便的就是“老鐵索道”沒有卷揚機,所以滑索只有下行沒有上行。
山下的東西想要運進山里來,還是得靠驢馬騾車走通天御道,才能送到庫峪城。
不過總的來說,修通了平坦的高速山路,又架起了高空索道的庫峪城。
已經比絕大多數城市的交通要方便的多了,也算是實現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
還想要更加便捷快速的交通體系,那就只能等待白玉琦什么時候,研究出了后世的什么黑科技,或者又激活了什么不科學的系統技能,才能進一步升級了。
至此,庫峪城總算是滿足了“衣食住行”的基礎需求。
雖然“衣”僅僅只是從山外“進口”布帛絲綢,交由[霓裳門]又叫“織門”的織女們裁剪縫紉,還未實現原材料自產。
但是因為白玉琦實在有些受不了,唐代穿戴起來十分繁瑣而且還沒有內內的服飾。
干脆借著楊趙氏為尉遲寶琳縫制馬仔褲、防磨絲襪的機會,將后世一些服裝設計山寨了過來。
讓楊趙氏帶著一幫子流民婦女組建了[霓裳門],專門負責為庫峪城各部門縫制制服。
以至于庫峪城開始流行起各種后世風格的服飾來,在這大唐也算是一幅奇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