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現在抽空仔細瀏覽晦澀難懂的山水敕令,是因為眼下困住自己的,就是一撥山水正神。
你們可真閑啊,既然困住我了?為什么不動手呢?在等什么人嗎?
蘇御笑了笑,起身離開小船,前往最近的一座州城,霸州。
他已經想好怎么對付這幫吃香火的家伙了。
接下來的幾天,蘇御流連于茶館酒樓這些消息靈通的地方,四處與人攀扯聊天,幾日下來,算是對平柔洲的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平柔洲地域廣闊,在南王庭五洲當中,屬于地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商貿最發達的地方。
掌權者乃是北夏大族慕容氏的一個分支,族長慕容五臺,也就是平柔大王。
此刻的慕容五臺正在前線,帶走了平柔洲二十萬精銳鐵騎,但各地州城卻沒有受到多少戰爭的影響,從一這點來看,北夏的國力當真勝過大乾不少。
而且平柔洲的書院最多,足足有二十多座,
裴妤說過,在北夏,儒教是國教,幾乎每一座州城都開設有書院,由祖江那位以‘憲章文武’四字化為四個等級。
但是在平柔洲,卻有兩座書院,根本不賣祖江正神的的面子。
見音書院和逸云書院,
其中逸云書院據說供奉有儒教一位圣人的畫像,文氣極盛,是北夏讀書人,人人向往的圣地。
這兩座書院,包括蘇御曾在英烈城見過的月見書院山主柳上淳,都自認為自己才是儒家正宗,所以和祖江那位頗有點不對付,認為祖江古熹越俎代庖,手伸的太長了。
他們說的也有道理,你一個江水正神,不但將整個北夏的山水正神全都包攬麾下,還把手伸進了讀書人的地方,難道就因為你給儒家圣人劃過船?
說巧不巧,見音書院就在霸州。
霸州在平柔洲不算大城,卻很出名,就是因為見音書院的存在。
街道上,隨處可見讀書人,有的甚至手里揣著書本走路,搖頭晃腦的朗誦著。
見音書院坐落在平山山麓的末端,就在霸州郊外四十多里的地方,
整個霸州修的最好的一條官道,就是通往書院的,可見當地官府對書院的重視。
此時此刻,蘇御也走在這條官道上,撐著一柄城里買來的油紙傘,冒雨前往見音書院。
道路上已頗為泥濘,一輛馬車顛簸駛過,濺了他一身泥水,
接著,蘇御看到那輛馬車停下,從車廂內走出一位年輕公子,撐傘朝著蘇御跑了過來,揖手道:
“不好意思,道路泥濘,車夫掌控不好以至于濺濕兄臺衣衫,得罪得罪。”
蘇御笑著擺手:“無妨無妨,些許小事,仁兄不必掛懷。”
那人上下打量一遍蘇御,面露好奇,實因蘇御氣質絕佳,溫和儒雅,讓人一見便生親近之意,
“兄臺也是讀書人?是否也是前往書院?”
蘇御點頭微笑:“正是,早知雨勢這般大,該雇輛車馬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