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望山縣到府城,中間隔著兩個縣,有著五百里多里的路程,車隊一路曉行夜宿,一路上花了十天時間,終于抵達了府城。
隨著車隊越來越接近府城,陳元發現,道路兩邊的人類烏堡越來越密集,而隨著烏堡越來越密集,烏堡的防御也就越來越簡陋。
最終,人類的農田阡陌幾乎練成了一片,原本大片的森林野地,變成了田地間的點綴。
高墻環繞,刁斗森嚴的烏堡也變成了木籬笆保護的村寨……
這樣的變化,陳元倒也并不奇怪,他早就從千面娘子的記憶中看過府城的情況。
千面娘子已經先陳元一步前往府城落腳。
府城四周,是整個鎮南府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人口的稠密,供養的城隍、土地等正神自然也就越多,神靈越多,妖魔鬼怪自然也就越少,人類村寨對防御的需求自然也就越弱。
這天中午,望山縣趕考隊伍終于抵達了府城。
車隊進入府城后,指天觀人就和車隊分開,直奔府城指天觀而去。
縣學車隊則直奔府學衙門。
到了府學衙門,教諭大人帶著童生們進去交了文書,登記了各個考生的年紀,相貌。
望山縣路途最遠,來的最晚,所以今天來府學登記的就只有他們。
趁著童生們登記,教諭去了府學衙門內院,拜見府學的教授大人。
府學教授是七品官,為一府學官之首,算是縣教諭的半個上官。
等到童生門登記完成,教諭也從府學內院出來,他帶著童生們乘坐馬車,來到距離府學衙門不遠的一處客棧,安頓童生們住了下來。
安頓好了童生,縣兵都頭給教諭大人留下兩輛馬車,一伍縣兵以供差遣,之后,他便帶著其余的馬車和縣兵前去府城兵營報道借地駐扎。
府試在四月上旬舉行,考完放榜,差不多就到中旬了,距離此時還有將近兩個月時間,一都縣兵若是住客棧里,花費就太大了。
教諭大人則留在客棧里,看顧童生們直到府試考完。
第二天,陳元給了客棧伙計一顆銀錁子,讓他去大車行里雇一輛馬車,來客棧接他。
在等馬車的空檔,他又向教諭大人告了假。
不一會,伙計帶著一兩兩輪的小馬車回到客棧。
陳元先坐著馬車,一路找到了張判官府上。
判官,五品官員,是知府的僚屬,掌管一府的糧運、田畝、水利和訴訟等事務,并且負有對知府的監察責任,是府衙中除了知府之外的第一實權官員。
在這鎮南府衙中,張判官就是一人之下的存在。
這位張判官乃是黃縣令父親的得意門生,也是黃縣令在府里的靠山,黃縣令能將這位大人介紹給陳元,可見其用心的程度。
相對于望山城隍介紹的關系,陳元對于黃縣令介紹的關系就沒那么忌憚,所以,他一安頓下來,就第一個去拜見張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