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仔細一問,才知道所謂庇護,其實就是允許趙家扯他的虎旗狐假虎威,震懾覬覦者,他只要默許即可,并不需要出面,而趙家則愿意為此獻上紫金錢一萬枚!
按照市價,一枚紫金錢差不多能換四五十點的功德,一萬紫金錢,差不多就等于是四五十萬的功德。
陳元一聽,就覺的這事劃算,再加上他剛剛用光了百萬神力,給予補償,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見陳元答應,趙掌柜大喜過望,留下薛自華和他的賣身契就匆匆離去。
趙掌柜剛剛離開,何明就從后門竄進來,眼巴巴的看看薛自華,又看看陳元。
陳元哈哈一笑,將薛自華的賣身契丟給了何明……
第二天一早,趙掌柜就和趙家一個七品香火道修士,一起拜訪了陳元,獻上了昨天答應的一萬紫金錢。
兩人離開后,趙家就向外宣揚,已經聘請陳元為趙家外門長老,并向陳元獻上了趙家產業三成干股!
讓陳元有些意外的是,聽何員外說,這消息一放出去,向趙家產業伸手的各方勢力頓時就大部分偃旗息鼓,有兩家不愿放棄的,據說還被府君廟的人警告。
陳元有些意外自己在鎮南府竟然已經有了如此威懾力。
事情鬧到這個人盡皆知的地步,他又剛剛被全能神系統榨干了神力,自保能力不足,萬一牧魔教卷土重來,豈不是危險?
想到這些,陳元頓時覺得自己不能繼續在鎮南府待下去了,他要盡快離開!
讓陳元感到意外的是,當他向何員外和何明提出要去州城安心備考的想法后,何明竟然不顧如膠似漆的薛自華,立即吵吵著要和他一起去州城求學。
何員外不但不阻止何明,反而大力支持,更讓陳元意外的是,就連薛自華和何夫人也不反對何明跟陳元一起去州城。
被何明糾纏不過,陳元只好放棄了直接穿梭去州城的打算。
好在,既然何明要一起去,何府定會派遣車馬隨從,這個世界幾乎沒有污染,野外處處都是天然風光,他倒也不排斥乘車船前往州城。
就這樣,陳元的啟程日期推后了三天,單人行程,變成了一支由五輛馬車,數十家丁衛隊組成的隊伍。
鎮南府位于峴州的東南角落,從鎮南府前往城峴州城,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從鎮南府向西北方向進發,穿過三個府,最終抵達慶龍府(峴州城所在的府),另外一條路則是從鎮南府向北進發,穿過盤龍府,進入陸良府,穿過大半個陸良府之后,就能抵達大虞國南部第一大河,峴倉江,再順江而下,抵達慶龍。
峴倉江由陸良府東邊太荒山中奔涌而出的三大兩小五條水量充沛的河流匯聚而成,當它穿過位于陸良府西北部的府城的時候,已經成了一條能夠承載千石大船的大江。
西北方向的這條道路優點是沿途比較繁華,道路平坦,安靖;缺點是一路全都是陸路,三個半府,兩千多里路,要走一個多月時間。
向北的這條路優點是陸路較短,兩個府八百多里路,抵達陸良府城后,就能改走水路,一路順水而下,千多里水路,只需要不到十天時間,雖然總路程比西北方向還要遠一些,但路上時間反而比走西北路要短了十天,而且后半段的旅程也要舒服的多,免了一半的舟車勞頓。
但北路也有缺點,這一路走來,盤龍府倒還好,陸良府境內多山,雖然沒有什么高山大川,但山地綿延半府之地,要從盤龍抵達峴滄江邊的府城,就要穿過兩百多里的窮僻山區。
這個世界的山路難走倒在其次,關鍵是窮僻山區之中人煙稀少,依靠香火的神靈就弱,往往就會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
不過聽何員外說,鎮南府前往峴州城的行商,為了節省運費,大都會走北路轉水路。陸良府中南部的山區中,頗多狹窄平地,馬車也能通行。
而且在陸良山中還有峴州龍王冊封的山神,來往客商只需要在當地山神廟里上足了貢品,也大都會一路平安。
最終,何明和陳元一致決定,還是走北路,倒不是為了節省時間,主要是兩人都貪圖水路的愜意和風光。
離開之前,陳元先去張判官府上告了別,又去府君廟向陸判官告了辭,他離開府君廟的時候,崔府君化作一老者將他送到了府君廟門口。
這一次,總算沒有人讓他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