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婁喜明乃是滄寧縣北邊大戶婁氏族長長子,據說從小好武,有著法境修為,在這滄寧縣也算有數的高手。
海盜猖獗前,此人就是滄寧縣的九品縣兵都頭。
去年,海盜再次攻破縣城,殺死新任的城隍,攻破縣衙,大掠而去。
這一次破城,縣令,縣丞,縣尉,主簿等縣里官員全都遇難。
海盜退去后,失去官府的縣城又復大亂,這時候,婁喜明占了出來,帶領手下民壯彈壓城狐社鼠,回復了縣城秩序,又派人去府城報告聯絡。
知府大人聽了此事,又派人來滄寧縣查看過后,就令婁喜明暫帶滄寧縣縣尉一職,又從婁喜明手下中提拔兩人擔任縣兵都頭,重組了兩都縣兵。
按照大虞朝慣例,縣一級的武力包括縣兵若干“都”,以及從縣內各堡抽調的民壯若干“都”。
一“都”百人,統領為“都頭”,縣兵為招募的職業兵,民壯則是縣內各堡自己訓練的民兵,輪流被抽調到縣城服務。
統領正規縣兵的一般是都頭,乃是九品武官,統領民壯的被稱作壯班都頭,一般由副都頭擔任,也是從九品的朝廷命官。
各縣根據人口富庶程度不同,擁有的武裝力量也各自不同,小縣一般只有兩都縣兵,能抽調三四都的民兵,大縣一般有四五都縣兵,數量更多的民壯。
滄寧縣原本不小,原本有四都縣兵,六都民壯,如今只剩下兩都縣兵,三都民壯。
這五都兵壯中,兩都縣兵都掌握在婁喜明手中。
在陳元來之前,婁喜明其實已經掌控滄寧縣將近一年時間,而且在三個月之前,他已經正式升任滄寧縣尉,不再是知府任命的臨時職務。
兩人客套一番,婁喜明客氣卻堅決的要求查看陳元的關防文書。
陳元也不生氣,笑瞇瞇的將包裹又交給了對方。
看過關防后,婁喜明再三賠罪后,簇擁著陳元向著縣衙行去。
眾人來到縣衙大門前,陳元回頭向著縣衙對面的城隍廟看去。
如果說縣衙勉強還說的上完好的話,對面的城隍廟就只剩下了殘垣斷壁。
陳元站在縣衙門前盯著城隍廟看了片刻,確定城隍廟里道場早已被打碎,香火愿力早已經散盡,這才轉身走進了縣衙大院。
進了縣衙,婁喜明率眾簇擁著陳元穿過縣衙三進大堂,來到后院東花廳中。
縣衙后面有東西兩座花廳,東花廳,一般是縣令的內宅,西花廳則是招待重要客人的地方。
正常來說,婁喜明將陳元這個新任縣令迎接到東花廳,并沒有什么問題。但眼前這座東花廳被大火燒過,撲滅之后只剩下一片殘破,顯然已經不能住人了。
婁喜明客客氣氣的請陳元入住東花廳之后,便帶著縣衙里的佐官和衙役們,呼啦啦的離開了,將陳元一個人丟在一片焦黑的殘桓斷壁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