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銘那個角色,是徹徹底底的內地人。
而且,劉瑋強作為香江的大導演,也不至于遷就陳道銘。
歷來,只有內地的導演遷就香江的大明星,可沒有香江大明星遷就內地演員的。
不像很多小鮮肉,那導演想拍好也沒轍。
拍個十來條不過,人家小鮮肉不想拍了,導演敢逼著他拍?
那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導演位置還穩不穩了。
甚至不用資本開口,小鮮肉的經紀人就要上面指著你鼻子跟你商量了。
小鮮肉演不好,導演不敢管,資本不在乎他演不演的好。
甚至巴不得每場戲能少拍幾遍就少拍幾遍,能過就過,節約下時間讓小鮮肉去跑通告賺錢。
這種情況,現在還不存在。
能壓得住導演的演員,沒有人是不想好好演戲的。
哪怕是耍大牌的演員,也都是在待遇上耍大牌,演戲方面都是比較敬業的。
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麥朝暉多年后說出來的,他和劉瑋強自己都沒想明白角色要如何安排。
也是,兩部戲從劇本創作到上映,一共才花了10個月。
十個月兩個劇本,拍兩部戲,剪兩部戲,根本不夠時間。
唐言也很佩服他們,換了內地任何一個導演,都做不到十個月兩部電影,一部算是經典,一部質量也不錯。
但是,為了撈錢趕工出來的也是事實,導演都沒把角色想明白也是事實。
把鍋丟給演員,說陳道銘沒有像劉德樺那樣,為了拍戲走出舒適區。
而不說自己的問題,就很不對了。
雖然,陳逼王的外號在未來被觀眾經常調侃......
“走吧,正好有個見面會,我得好好說道說道。”
看了眼時間,唐言拍拍屁股起身了。
“唐主任你要回應他們?”章紫怡微微一愣,內地的電影人批評香江電影人,這可是沒見過的。
她和趙微、周汛他們一去香江就被嘲諷,也只能忍著,不敢反駁。
“我就看不慣。”
什么玩意,路見不平就得一聲吼,要不然多來幾次,觀眾還真以為咱們內地的演員不行。
為了合拍片,強加一個主角進去。
為了內地票房,請陳道銘出馬。
然后這個強加的主角,導演和編劇自己都沒完全想明白,讓演員看著演。
陳道銘按自己的理解演了,導演滿意了給過了。
票房也大賣了,創造了非程龍主演的港片票房記錄...雖然在賀歲檔不夠看。
結果觀眾吐槽說違和。
就全成了演員的鍋,跟有決定權的導演無關了?
放下碗罵娘了屬實是。
這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