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百姓紛紛前來歸附,許多的老人失聲痛哭。
真的是沒想到啊,竟然還有看見官軍的一天。
但是恒溫的第一次北伐就停在了這里。
他的軍中缺糧,這個情況,被前秦軍發現了。
于是,他們堅壁清野,讓晉軍無法收割當地的糧食。
晉軍缺糧,最后只能帶著關中的三千多戶百姓撤退。
“那個年代里,人口,才是最重要的啊!”
“所以劉皇叔每次都不會丟下百姓啊!”
“太難了!這段劇情。我不喜歡。”
356年,恒溫再次北伐。
這一次,晉軍收復洛陽。
但是東晉朝廷并沒有心思經營北方,不久之后,豫州、青州等地,再次失陷。
“恒溫的前兩次北伐,名義上是收復失地,實際上,卻是為了自己在增加政治砝碼,為自己的篡位在做準備。這兩次北伐,原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但是東晉朝廷和恒溫的心思都不在這里,所以北伐的事業,注定了沒有什么收效。”
“恒溫就是為了自己吧?我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這貨是為了收復北方呢!我在心里還給他加油呢!”
“這片中原大地,什么時候,才能一統啊!”
“看不下去了!難受。”
“我說這一部是祁元寫得最爛的一部,你們沒意見吧?”
“????你就直說你喜歡看爽文,不喜歡虐的就行了。”
“我覺得恒溫還是很厲害的,要是換做是你,你能做得比他還好嗎?”
“祁元提到了書法?那些王羲之們的書法大家怎么看?”
“還能怎么看?只能是幻想啊!《五千年》里也沒有把王羲之的書法長什么樣子寫出來啊!”
……
……
公元420年,劉裕在建康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宋。
自此,由司馬氏統治的兩晉正式滅亡,歷史進入了南朝時代。
劉裕出身貧苦,鄉里人都看不起他。
后來,他相繼遇到了兩位貴人,成為了北府軍隊的參府軍事,負責平定當時爆發的民變——孫恩之亂。
之后,劉裕兩次北伐,打敗了北方的南燕與后秦政權,收復了西晉在北方的諸多失地。
他歸朝之后,得到了朝廷大量的賞賜。成為了當時最大的權臣。
“個人認為,劉裕最后止步于關中,與北魏隔黃河而治,未能統一全國,簡而言之,就是由于天不假年和天不假人。給他時間,一統天下的,就是他!!”
“我覺得,這是祁元不讓這本書里,有兩個姓劉的大統一王朝啊!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