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面對的是百年亂世、胡人遍北方,政權林立,胡人國家層出不窮!面對這樣的形勢,劉裕的崛起還是晚了。他的崛起,放在一般亂世,足以削平群雄而一統天下,但是他面臨的是西晉以來的漢、胡大亂世,他的時間,還是太少了!!”
“劉裕開始討伐孫恩嶄露頭角時已經36歲,擔任宰臣正式執掌國家已經45歲了。劉裕每一步崛起都是血戰得來,戰爭一次緊接一次,連續不斷步履匆忙!北伐后秦最后收復長安是時,已經56歲!而稱帝建宋,才過了一年零十個月就病亡了。劉裕可以說是步履匆匆,一直在和時間競賽。劉裕不是桓溫,北伐只為作秀、索取權力。收復長安后,劉裕大會將士于未央宮,這是何等抱負?其時劉裕已著手準備進行下一步征戰,而最后竟匆匆南歸,關中得而復失,沒有一統中華,時也,命耶?”
“整個南朝,也就劉寄奴算得上是個人物!”
“可惜了,真的可惜了!這是東晉南朝時代,漢人唯一的希望啊。祁元太狠了,這片中華大地,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1”
“這段劇情看得太難受了!”
“南朝,包含宋、齊、梁、陳等四朝。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等五朝。祁元是怎么做到在這么短的劇情變化里,塞下了這么多的人物,朝代?我人都看懵了!”
“兄弟,你看起來是一本書,但是在書里的世界,這是經過了三百余年的亂世啊!”
“數百年滄海桑田,漢族,何時能再一統天下!?”
……
……
公元588年,隋帝楊堅下達了伐陳的命令。
這期間,他用了七年的時間,逐步瓦解了東西突厥兩部,穩定了大后方,還命人多次修筑長城。
他做這些,就是為了保證在伐陳時,無后顧之憂。
所以,僅僅同時四個月,便將陳朝拿下。
而陳后主,沉迷在張麗華的美色之中,最終亡國。
這個天下,終于,歸于隋。
滾滾數百年的亂世,終于結束了。
“隋之前,亂成了一鍋粥,隋之后,,終于一統了!”
“終于結束了!這一部,我是全程翻著看的,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字一句地讀了,總覺得這一部,沒什么意思?有趣的人物?沒有。故事,也就那個樣子。除了為數百年間,遭受戰亂的百姓們心疼難過以外,這一部書,在我的心里,根本就沒有掀起什么波瀾。我說這一部,是五千年系列最差,大家有意見嗎?”
“這一次,隋朝又會統一多久呢?期待下一部啊!”
“我聽說祁元此刻正在國外錄制綜藝?他這是自己覺得這一部寫的不行,怕被我們噴,所以躲到國外去了?”
“這本書的劇情,實在是太亂了!各種荒唐!每一個國家,都是那么的短命!奇葩皇帝數不勝數,那些暴君就更不用說了!”
“我就想知道,南朝和北朝,誰才是正統!”
“樓上的,肯定是南朝啊!這還用說嘛?東晉初期有多少衣冠南渡的士人百姓?而且北方十六國一有叛亂,大家想的就是投奔南方。”
“漢傳魏晉,魏晉傳南朝,魏晉六朝一脈相承,后來隋朝滅陳,正統轉移,隋為正統。北朝地位太尷尬了,五胡十六國太亂了。當年東晉是正統,要是前秦滅了東晉,北朝就算正統了,可惜沒有。正統是要看文化和軍事實力兩方面的,北朝實力夠,文化程度差不少!”
“所謂正統,承運一脈也。漢之后魏,魏后晉、晉后宋齊梁陳。北方具為異族政權,有中華之稱?況正統耶。
苻堅有語:‘小羌乃敢逼天子,豈以傳國玉璽授汝羌也!圖緯符命,何所依據?五胡次序,無汝羌名。違天不祥,其能久乎?璽已送晉,不可得也’。”
“別的我不想說,我就希望,能不能再來一個大漢一樣的帝國,我這個人比較膚淺,這種苦難的民族經歷,我不想再看。”
“多難興邦。我想,祁元整個《兩晉南北朝》,想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吧?期待下一部隋啊,我相信,在下一本書里,這個民族,必將迸發出最為璀璨的光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