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圍觀的人都急了,不管人死沒死,總是要救一下的,于是國林嫂趕忙跑到二隊去找村里唯一懂點醫術的阿汪叔,金木嫂平時跑得最快,被要求去通知大隊長。
于是金木嫂一邊跑,一邊朝路邊田里的村民們大喊:
“快救人呀,炳坤家的老二跳河自殺啦!快救人呀,炳坤家的老二跳河自殺啦!”
一聽有熱鬧,無論是好心地,還是純粹路人心態的村民們都放下了手中的鐮刀直起腰來,看到遠處陳國林正倒背著一個年輕小伙,又蹦又跳往村里跑去,后面跟著一大群村民,有在哭的有在喊的。
整個慶豐村都轟動了。
2020年7月20日,江州市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陳夏正在釣魚。
陳夏今年38歲,在醫院里屬于“咸魚型”醫生,工作上沒有多少奮斗目標。
從小家里條件不錯,父母和哥哥姐姐都是醫務工作者,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畢業參加工作都是順風順水,唯一讓他郁悶的是夫妻關系并不是很好。
原因是陳夏的老婆在年輕時因為胎兒畸形引產過一次后便不愿再生小孩,陳夏又是個非常喜歡孩子的人,于是夫妻間總是為了要不要孩子吵架。
吵著吵著,感情也越吵越淡,就是差個總暴發,估計離離婚也不遠了。
今天早上陳夏跟老婆又吵了一架,郁悶的他拎起魚具,開著車跑到之江邊釣起魚來,哪怕被太陽曬得全身是汗,也不愿意回家吹空調面對那個讓他越來越陌生的老婆。
忽然魚線繃得筆直,上魚啦,陳夏興奮地一把提起魚桿:
“哇噻,好沉,大魚,嗨。”
陳夏就這樣一個人大中午在太陽下溜魚,結果一不小心在江邊的草地上滑了一下掉進河里,平時游泳不錯的陳夏只感覺河底有一股強勁的吸力想把他拉到河底。
他怎么樣也掙脫不了這股奇怪的吸力,隨著在水里的時間越來越長,在失去意識前腦子里最后一個念頭是:
“臥艸完蛋,這是碰到水猴子了,我算是江州人民醫院第一個淹死的醫生了吧……”
鏡頭又回到了1980年慶豐村。
慶豐大隊部的樹蔭下,半個村子的人都圍在一起,村支書兼生產大隊大隊長陳亦根抽著煙,郁悶地看著阿汪在救人。
阿汪是目前村子里唯一懂得醫術的農民,當然這個懂得醫術,也只是認識一點山間田頭的草藥,平時采一點,據說可以治療個頭痛發熱。
有沒有效果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的農民生病要么是自己杠,要么就吃點草藥,真正嚴重的疾病才會送醫院,不過藥費絕對不是普通農民家庭能承擔的。
自從之前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取消掉后,農村醫療這一塊就率先進入了“市場經濟”,赤腳醫生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干活只拿工分,利潤都要上繳給集體。
現在理論上可以自己去醫藥公司進藥,然后加點利潤賣給農民,賺多賺少都歸赤腳醫生個人所有。
但問題是1980年的醫生實在太少了,少到醫學生畢業,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專生全都去了大醫院,連鎮一級醫院都很少去,別說公社或者村一級了。
農村診所里只有經過短時間培訓的赤腳醫生,就算這樣的赤腳醫生,也只有少數幾個村子才有,像慶豐村和附近幾個村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村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