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內行人,非常懂得要收集這么多老物件,不是一般財力、精力和毅力能做到的。
這個18歲的小年輕居然有這么毒辣的眼光,提前將這么多古董古玩一網打盡,絕對有眼光、有能力、有氣魄,重點是有錢。
那么從長遠眼光來看,眼前這個小子的未來不可限量。
其實應老頭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陳夏哪里是熱愛這些古董呀?
他就是想靠這些古董賺錢,等幾十年后,隨便賣個瓶子就可以換首都幾套房,就問房奴們,爽不爽?
應元岳也沒有二話,走進房內,眼睛不停朝地上堆著的老物件上掃。
就是這么隨意掃了幾圈,他指著幾個瓷器說道,這個,這個,這個,還有那個,都放到門外去,假的。
應元岳就像一只鑒定機器,快速將幾個“一眼假”的物件指出來,讓陳夏拿出去不要混在一起。
當他有不能確定的東西,也會停下來上手反復查看,陳夏早就準備好了一只強光手電供他使用。
應元岳初初逛完第一個房間,又進入第二個房間,隨口對陳夏解釋到,
“陳小哥,你這里老物件太多,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先將一眼假的東西分出去,初步篩選一遍,然后再細細篩選第二遍。”
陳夏就像小學生一樣,不斷點頭,做好一個小蜜蜂的角色,不斷把室內的東西搬到陽臺走廊上去。
就這樣,整整四個房間看下來,被應老頭篩選出了四分之一的假貨。
看著這么多假貨,陳夏也有點心疼,應老頭笑著說:
“陳小哥不必可惜,你這滿滿四屋子的老物件居然有整整三屋子的真貨,真的非常可以了,這要是在民國,恐怕連小半都不會到。”
陳夏心想,這要是在40年后,這四屋子的古董有百分之一是真的就謝天謝地了。
接著應元岳開始第二遍篩查。
這次他的動作比較慢了,這次他要選的是精品中的精品,用他的話說是可以當傳家寶的古董,按文物局的標準,就是一級文物。
“陳小哥,宋代五大名窯知不知道?”應元岳笑嘻嘻說道。
“哦,聽說過。”
“那你的運道來了,拿著,這個是定窯刻蓮花紋盤,大開門。”
陳夏拿著這個盤子,跟盛菜的盤子也沒多大區別,就是看起來精美了一些,就這玩意兒居然可以當傳家寶,這是真碗不露相呀。
“還有,這個叫貫耳穿帶八方瓶,是官窯的精品。”
陳夏小心翼翼接過來,仔細一看,“咦,這瓶子可惜了,都有裂縫了。”
應元岳差點一口氣沒上來,苦笑著說道:
“那叫開片,也稱冰裂紋,一般是指坯、釉膨脹系數不同,焙燒后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產生,這種燒制過程中的獨特開裂,正是官窯的一大特色。”
陳夏覺得自己臉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