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美蘭一甩算盤,停止了計算:
“反正花了多少你說了算,只要沒有超過3萬的預算就行,你把這張撥款表格填了,把單價和總數也寫清楚,回頭我找領導簽字。大伙兒對今年的福利超級滿意,我可代表大伙兒謝謝你呀,呵呵呵。”
說完她就皮笑肉不笑,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陳夏。
陳夏沒敢與她對視,這娘們可不像個好人。
“既然費科長說沒問題那就好,我也可以交差了,這是用剩下的你收一下。”陳夏說完,拍拍屁股離開了財務科。
費美蘭這種老財務都是千年的狐貍,雖然她沒證據,但有些潛規則也瞞不過她,陳夏心想回頭得送她20斤牛肉,至于茅臺酒就算了,這可是他的寶貝。
回到總務科,他又迫不急待鉆進自己辦公室里算起真正的賬目來。
炒瓜子一斤2角、炒花生2角3分、帶魚和鯧魚拿到手的批發價都是2角,陳夏在這次總共賺了差不多12000元。
不是作者給陳夏洗白,陳夏給醫院的報價都是正常年前市場價格,至于他多少成本價弄到的,這個是他的本事。
他這18歲的小身板全國各地跑,冒著坐牢的風險,賺點差價怎么了?
又沒有損害誰的利益不是。
他的進貨渠道別人不知道,想查也查不到,另外重要一點是,這些年貨地區機關也有份,查賬的人吃人嘴短,哪里還有興趣來管這些?
四院的職工們有沒有意見?給他們發了那么多年貨福利還有啥意見?
陳副科長又是跑外省,又是跑海島,又是每家每戶去農村收生豬,都把陳副科長累到發燒了,還有啥意見?
有意見的話你還是人嗎?
至于領導嘛,那就呵呵了,還是那句話,水至清則無魚。
他們天然認為陳夏為了搞到這么多年貨,一定是付出了不少紅包,這些都是擺不上臺面的賬目,自然就讓陳夏自己解決了。
而且這么多年貨擺在眼前,他們也不認為陳夏還能撈到多少錢,甚至有可能真的是沒有撈到一分錢。
尤其是他最后時刻的發燒,簡直就是神助攻,讓四院的領導層對他印象超好。
于是陳夏就這樣含淚大賺一筆,就這一筆,直接讓他成為了這個年頭罕見的萬元戶。
陳夏在辦公室里心想,怪不得**十年代,那些在企業里做采購、供銷的人都發了大財,實在是灰色收入太多了。
其實這些還都是蠅頭小利,吃回扣能吃多少?總共也就兩萬多的貨款而己。
重點還是自己額外購買的那些瓜子花生,海鮮豬肉,這才是他賺錢的大頭。
可是這么多東西要他拿出去賣,真要賣到天荒地老了,而且那樣被抓住的可能生就成倍增長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賣給同一家單位,以他現在的人脈,只有臨鋼廠有這個實力了。
陳夏趁中午總務科里沒人,一個電話打到給了臨鋼廠的錢進和方哲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