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下關后,陳夏又跑到了供銷社里,通過孫坤興的關系,借了一輛卡車,幫著他從城外的省道邊運一些貨物到春季大集上。
孫坤興忙著統計蜂蜜也就沒有多想,反正走一趟才5公里路,陳夏又是大客戶,于是大手一揮,無償幫忙了。
至于陳夏想動什么貨他就不管了。
第二天,陳夏跟著司機和兩個供銷社搬運工一起,坐上大卡車,來到了城外的一個偏僻處,陳夏叫了一聲:
“師傅你們先停車等我一下,我去那邊看看我同事們有沒有把貨運到。”
說完跳下了車,走進了路邊的一條土路,土路旁邊有一處無人看守的農場,陳夏昨天就踩好點了。揮揮手從空間里拿出了200匹布,然后走到路邊讓卡車開過去。
當卡車司機和搬運工們看到這么多漂亮的棉布后都嚇了一大跳,心想這位外鄉來的陳科長果然真人不露相,這么多布都有辦法從之江省運來,絕對是有實力。
但這些都跟他們沒有關系,陳夏用一天10元錢雇了他們幫忙,鈔票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八卦消息回供銷社后再聊不遲。
2個搬運工,外加司機和陳夏總共4個壯勞力,一會兒時間就把200匹布都抬到了卡車上,司機一踩油門往下關春季大集趕去。
谷大山和4個女同事已經早早等著了,還特意把攤位固定了一下,用毛筆字掛了一個廣告牌,上面寫著:
“之江棉布,一尺2元,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那些想買布的少數民族也都排好隊等著了,這也是谷大山的功勞,因為害怕昨天那一哄而上的事情再發生,萬一布被人家抱走幾匹那就損失大了。
既然拿了這么高的外快,自然要替賣主著想。
早上7點,集市剛剛開市,大家就看到一輛大卡車駛了過來,停在了輕工商店的攤位后面,陳夏跳下車,看到現場都已經準備好了,連連點頭,對著谷大山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大理的同志們果然能干,現場都安排得緊緊有條,”
陳夏又沖著外面排隊的人群大聲喊道:“大理的人民也是好樣的,這么有秩序,比城里人還文明。”
誰不愿意聽好話,陳夏的話一出,所有人都笑了起來。“外鄉小哥,你啥時候開始賣布哦,我們天不亮就等著了。”
陳夏一聽也樂了,“賣,我們馬上就賣,今天我帶來了200匹布,質量跟昨天的一模一樣,大家可以放心買。把錢準備好,我們開始賣。”
陳夏和供銷社和輕工商店的同志們商量了一下分工,陳夏負責收錢,輕工商店的工作人員負責賣布,供銷社的工作人員幫忙從車上卸貨。
陳夏一聲令下,從卡車上送下第一匹布,一下子現場就沸騰了,谷大山趕緊又站到桌子上:
“排好隊,一個個來,不要讓外省的同志笑話我們大理人不懂文明。”
現場發出一聲哄笑,隊伍果然規規矩矩了。
楊芳剛拿到一匹布,拿出一把尺子,笑著問第一個排隊的人,“老鄉,你要買幾尺布?”
“這匹布是不是90尺?”
“是的,按城里人的說法就是30米。”
“行,那這匹布我要了,不用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