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倒計時第2天
前面一天的試生產非常成功,盡管有一些小小的紊亂,也花了半天就順利生產出三個品種3000粒中藥丸子出來。
陳夏有意試探一天的極限產量是多少,于是大家緊急行動起來,最后一天下來生產出了6000粒胃藥丸,這個產量是設計的一倍。
陳夏這下心里有底了,這還僅僅是在不熟練的前提下的產量,等以后稍稍加加班,一天1萬粒也不在話下。
今天還有一件事情搞定了,緊急定制的商標正式到貨了。
慶豐分廠以后每一粒藥丸全部采用單獨的是蠟封包裝,這樣便于保存和運輸,而且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每一個紙盒子裝有5粒藥丸,再放進一份說明書。紙盒子上面“666”的標志特意用了紅色,非常醒目。
可以想像再過上幾年,當三六胃泰有機會上電視打廣告,到時邀請的明星來做廣告,曉慶阿姨用手比出一個“六”的形狀,一邊對著鏡頭說:“三六胃泰,一天一粒,效果666。”
唉呀,那畫風一定很美很清新,全國胃病患者一起來666。
所有人這時候都圍在了三車間里,當第一盒三六胃泰包裝完畢,呈放在大家面前時,所有人都覺得像看到一個金娃娃一樣。
對職工們來說,發家制富可全靠它了。
老人要的收音機、女人要的縫紉機、小孩要的回力鞋,這些曾經那么遙不可及的東西,似乎都有指望了。
一個月幾十元的收入,農村人沒有花錢的地方,這錢都能攢下來。
工人開銷大,光是食物支出就要占到大頭,而農村人自己種田種菜根本不用買,這筆費用就省下了。
在工資差不多的前提下,農村人更能夠攢下錢來,也更容易買得起各種家用電器和生活用品。
陳亦根拿著第一盒三六胃泰也笑得合不攏嘴,現在他可是十里八鄉的名人了。
老頭現在不得了了,在西浦公社幾乎成為了一個神話,一個村支書成為了醫藥公司慶豐分廠的顧問,這在越州地區都是頭一個。
每次他去公社開會,從公社領導到下面各村的村干部,哪個不是對他客客氣氣的?
他也不圖那100元錢,純粹就是圖個為陳家晚輩保駕護航的心思,圖了一個讓慶豐村早一天富裕起來的想法。
開工倒計時最后一天。
藥廠開業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就緒了。
陳巧姑和陳夏最后在廠區里巡視了一圈,確定沒有一絲遺漏。
這次陳夏個人出錢,專門請了“越州小百花越劇團”來唱三天大戲,戲臺就搭在了藥廠空地上。
越州是越劇的起源地,在江浙一帶非常受歡迎,尤其是越州小百花,那絕對是全國一流的越劇團。農村人聽說過,但幾乎都沒有親眼看過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