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大兒子結婚都沒回老家,這次卻堅持帶著全家回來了,就是這翁婿兩人商量好的事情,回東北老家去收購野山參。
這一年多來,老頭是看著陳夏白手起家的,盡管這個過程有點神秘,但陳夏從來沒跟他隱瞞自己真實的收入。
因為陳夏說過,物價越來越高,這就是經濟學上的什么“通貨膨脹”,也是一種貨幣貶值的表現。
物價漲2成,也就代表著同樣的100元,購買力就下降2成,也就是拿著錢的虧了20元。
所以陳夏的目標是賺錢,賺來的錢要換成貨物,尤其是那些保值增值性強的珍貴藥材。
顧老頭開始不了解,但去年漲了20%的工資,今年又要漲工資了,這一年一漲工資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對老百姓來說,這個漲工資并不一定是好事,這代表著物價正以超過工資漲幅的速度在上升。
所以陳夏急著把錢用出去,顧老頭這個嫡親老丈人當然愿意幫女婿一把嘍,哪怕為了未來的大外甥。
反正這也不有違反什么原則,一切都是公平交易。
妹夫曾見青當初在電話里說人參賣不出去,把他們都愁壞了,顧院長就想到,自家女婿這可是在做好事。
其實他根本就沒想到,這就是市場經濟。
把東北賣不出去的人參收購來,拿到有市場有銷量的南方地區,讓貨物自由流動,讓市場活躍起來,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其實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人參交易完成后,陳夏把老丈人和兩個大舅子支回家了,自己在等大卡車到來。
開發票的時候陳夏提了一個奇怪的要求,就是每5萬元開一張發票,他這是準備拿去給藥廠做賬用的,計入三六胃泰的成本當中。
可是在財務處,陳夏有一個發現,就是人參合作社的發票其實并不正規,全部都是自己印刷的,上面的抬頭是“撫松人參合作社”,上面蓋上印章。
最多只能算收據,都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發票嘛。
這年頭的財務和稅務制度實在太隨意了。
隨意好,隨意了才能鉆空子,陳夏悄悄把余錦斌又拉到一邊,厚著臉皮說道:
“余主任,有個不請之請,就是你們這個收據能不能給我幾刀?”
余錦斌很驚訝:“陳科長,這收據你拿去有啥用?沒有提貨單,你也不能拿回去報銷嘛。”
“嘿嘿,我這不是要報銷,我這就是做賬的時候用,我不是自己有藥廠嘛,到時隨便填個數字,可以把一些招待費當藥材費入賬嘛。”
盡管余錦斌還是一團霧水,但看在“大黃魚”的份上,一刀幾毛錢的收據,給他幾刀又如何?
陳夏拿到手據后小心放進空間醫院里,這玩意兒可是好東西,到時數字隨便填寫,做假賬好幫手。
大卡車來了,陳夏把所有人參都搬了上去,送到了撫松往通遼的省道邊,然后讓大卡車先回去。
趁公路上沒人的時候,陳夏大手一揮,所有人參被收進空間醫院里。
東北之行第一個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