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去平民百姓家“收破爛”?陳夏沒這時間,也沒這膽。
那邊都是什么佛爺、頑主、老炮的地盤,一個外地人找死去?
有讀者想問了,剛剛你不是明明說沒機會“撿漏”嗎?怎么現在又說可以去檢漏了?這不自相矛盾嗎?
這可真冤枉了。
剛剛說沒機會撿漏,是指不可能在人家不知情的前提下白拿,或者付出幾角一元的超低代價去收購古董。
人家懂行,真家伙和假家伙分得清。
但又有機會撿漏是指每個時代炒作的東西都不一樣,八十年代一片混亂,鬼知道幾十年后哪些古董值錢?
這時候的人都只知道鈞窯、汝窯、官窯、定窯、哥窯這五大名窯的瓷器是寶貝,所以都叫價老高了。
可是他們可曾想到,到了幾十年之后,乾隆時期那些妖艷貨色都可以拍出上億的天價來。
又有誰能料到元青花最后能一舉登頂成為傳說?
現在那個國寶級文物“元青花尉遲恭單騎救主圖罐”,這時候還在農村給人當咸菜罐呢。
馬都都先生親口在電視上說過,他在八十年代初,用5元錢在華清大學一個教授家里買了一個紫檀木書桌。
這位老教授知道這是紫檀嗎?人家肯定知道,可人家沒這眼光,不知道這存幾十年可以給賣多少多少錢。
老教授不懂,但馬都都先生有這眼光,所以活該他發財。
馬先生這種“隱形富豪”,哪怕在2020年都可以在國內排得上號,只是人家的實力不是體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股票、現金、房產上。
人家古董無價,手上的東西賣了,絕對能排“殺豬榜”前幾位。
陳夏要學的就是馬都都先生,藏錢不如藏古董,買房不如買古玩,省得明面上錢太多被人惦記。
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
此后三天,陳夏和應元岳在這幾個古玩聚集地到處搜刮,每次湊到一定的數量,則由陳正三人帶回旁邊的招待所。
招待所的工作人員對此也見怪不怪了,現在已經有聰明人在悄悄收購古董,這樣進進出出的人并不少見。
每次堆完一屋子,陳夏都會讓大家離開,他則悄悄將眾多古董古玩收進空間醫院。
這三天下來,除了應元岳幾人心里有點數外,陳夏就這樣揮了揮衣袖,花了20萬元買走了足夠支撐一個博物館的古董。
多到什么程度,這么說吧,上千平米的醫院門診輸液大廳全部堆滿為止。
應元岳是真的手抖了,見過夸張的,沒見過這么夸張的。只要他點頭的,陳夏全部買下,這去菜場買菜一樣簡單。
而更夸張的是在首都友誼商店里,陳夏足足花了10萬元的外匯券,將他們店里如張大千、黃賓虹、徐悲鴻、齊白石、吳冠中的畫全部都買走。
還鄭重其事地讓營業員將每一張畫的發票都開好,口中喃喃自語,什么以后上拍賣會這些發票可就是憑證,否則容易吃大虧之類的話。
也是陳夏不學無術,不認識劉海粟、潘天壽、吳昌碩、周湘、傅抱石等名家,結果都給漏買了。
這件事情后來讓陳夏懊悔不己,感覺自己錯過了好多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