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并且陳夏已經給他們創造了足夠的利潤。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反過來,地區的幾個干部會看不出來這些貓膩?
人家真要查也能好好說道說道,可是現在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盡快關停這些掛靠廠,至于賬目問題大家樂得裝糊涂,免得得罪了背后的靠山。
李速記可是參加過陳夏這個幕后老板婚宴的,這個消息根本瞞不住有心人。
所以慶豐分廠就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中,僅開業5個月就清賬關停了,地區干部封存了全部設備廠房,以及108元賬上“巨款”。
辛辛苦苦幾個月,結果最后便宜了別人,陳夏虧不虧?
其實一點也不虧,除了建廠花了他幾十萬元的外,其他設備都醫藥公司白送的,工人工資也不貴。
他這半年不到的時候,一共收到了50多萬元的各類名貴中草藥,已經放滿了足足好幾個集裝箱。
另外還拿到了差不多50萬元的現金,哪怕扣除成本,他還是凈賺15萬元。
今天陳夏沒有出面,全程有陳巧姑這個藥廠經理負責關停藥廠。
當大家走出大門,地區來的幾個干部拿出封條的時候,廠門口圍著的工人好多都哭出聲來。
一個月40元的工資,對農民來說簡直就是一筆巨款,往年辛苦一整年也就100多元的收入。
現在一切都失去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慶豐村的這些村民們已經回不去過那種種田的苦日子了。
陳亦根和陳巧姑一點都不急,陳夏之前已經跟他們打過招呼,頂多一年,一年后廠子一定會再辦起來的。
可是這些話不能對職工說呀,巧姑表面上還得是很傷心的樣子。
鮑經理心中不忍,安慰道:“陳經理,你也別太傷心,畢竟這是地區的政策,我們也沒辦法啊。”
陳巧姑笑笑,“鮑經理,感謝你們醫藥公司這些日子來對我們的照顧。”
說完大家握了握手,互相道別。
當醫藥公司和地區來的干部離開后,陳夏出現在了藥廠門口,看著那兩張大大的封條,居然還有心情研究一下。
“哎呀,這封條太不正規了,居然是手寫的,怎么也得印刷呀。嘖嘖嘖~~~”
50多個藥廠職工看到陳夏來了,紛紛圍了上來:“小夏,你引進的藥廠說關就關了,我們以后咋辦啊?”
“咋辦?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嘍。放心吧,最多不會超過一年,到時恐怕有人會求著我們繼續辦這藥廠的。”
陳亦根一腳踢在陳夏屁股上:“你小子有幾分把握?別到時吹破牛皮了。”
“四爺爺,你什么時候看我吹過牛?對了巧姑,你們也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工人們隨便,但你們幾個藥廠干部不能散,每個月工資我照發。”
陳亦根一聽就驚了,廠子關了,工資照發?這敗家子又要整哪出戲了?
想到這個,他的手又開始癢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