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生,你緊張干嘛?他是我弟弟,又不是我爸爸,要怕也是他怕你,把他的姐姐給拐跑了,嘻嘻。”
“你呀你,你弟弟來了這么大的事情現在才告訴我,你瞧我頭發也沒理,衣服都來不及去換,萬一給他一個不好的印象可怎么辦呀。”
“怎么辦?讓我弟弟這個土財主請客,帶你去做幾身好衣服,你瞧瞧你,回去能換什么好衣服出來?”
“胡說,我怎么能要你弟弟買衣服?趕緊的,幫我看看哪里還有不整潔的地方?”
雖然陳春嘴上說無所謂,但看到一臉緊張的男朋友,她心里還是挺甜蜜的。
男朋友越緊張,越代表她和她的家人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否則按他的脾氣,根本鳥也不會鳥你。
鄭海生今年24歲,比陳春大一歲,是之江省巨州人,巨州屬于山區,條件那是相當艱苦。
鄭海生是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走出了大山,就讀于之江醫科大學藥學專業,今年也是大五。
因為他在學校成績相當優越,已經和陳春一起確定在畢業后進入省一院工作。
這兩人認識也是非常偶然。
前年陳春家里出現變故后,經濟陷入了困境,她每月為了省下5元錢寄回家,不得不在學校里經常兩個饅頭配上免費的清湯。
為了怕被人笑話,陳春總是在最后時刻才去食堂,而每次跟她一起出現在食堂的,就是鄭海生。
他家里更窮,饅頭都吃不起,經常只是粗糧窩窩頭兩個,就是這樣,每次在食堂里,鄭海生都會棒著一本書,抓緊時間學習。
兩人同命相連,又遇到一樣的困難,還能每天見面,久而久之,就慢慢開始搭上了話。
陳春的性格比較外向、樂觀,思想相對開明,還是臨床學院的學生會主席。
鄭海生則性格相對溫和,對誰都是樂呵呵的,沒有因為自己的貧窮而自覺低人一等,反而更愿意幫助他人,但很少參與學生組織。
兩人屬于互補型,日久生情嘛。
最后陳春看上了鄭海生的純樸努力,而鄭海生也被陳春的爽朗笑聲所感染,就這么悄悄處起了對象。
年輕人嘛,不是只有陳玉蘭陳勝榮才會發春,作為當代大學生,陳春和鄭海生同樣有自己對愛情的追求和執著。
之前兩人不敢公開,是因為不知道畢業分配會去哪里,萬一陳春分在省城,鄭海生卻被發配回老家,兩地相隔幾百公里,這對象八成要黃。
但這次畢業分配方案已經出來了,陳春和鄭海生雙雙進入之江醫大附屬一院,那么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畢竟一個23歲,一個24歲,在八十年代初已經可以算是大齡未婚青年了。
陳春只是在信中提了一句自己在省城有對象了,想不到自己弟弟反應這么大,在電話里哇哇大叫一通,然后就開著車殺到了省城來。
這下把鄭海生給緊張的,以為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惹得未來小舅子生氣了。
于是來不及打扮一下自己,急忙親自到醫院門口來迎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