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顧琳是真糊涂,家里大小事情都不管,天生少奶奶的命。
一場“家宴”過后,陳夏對這位未來姐夫的性格脾氣都了解得差不多了,果然跟他想得一樣,就是一個標準的“老實人”。
而且陳春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明顯可以看出他非常寵著陳春,什么事情都讓她拿主意。
耙耳朵是個優良的傳統,陳夏也可以更放心跟他合作。
飯后,陳夏帶著大家沿著白堤慢慢消食,路過斷橋的時候,神秘兮兮地說道。
“走,今天帶你們去個地方認認門,以后就是我們在臨安的一個家。”
顧琳是知道陳夏在臨安有房子的,不過這房子讓給了江州陳大哥家臨時居住。另外就是陳春有一套房子,難道別的地方還有?
連陳春也驚訝了,“老二,你瞞著我們在臨安又買房子了?”
“去去去,說這么難聽,這房子我是準備做投資的,不過現在我有一個好主意,剛好用到這房子,走吧,去參觀參觀。”
鄭海生更是咂咂舌,這未來小舅子到底多有錢啊,怎么買房子跟他在書店買書一樣簡單?
他是傻憨憨不假,但不是真傻子,當然知道如果跟陳春結婚,將來房子肯定是個大問題。
盡管他們在學校是優等生,分配工作也是去了省城最好的醫院,可是醫院是最講究論資排輩的,輪到他們分房也不知道在猴年馬月了。
買房?這兩個字從來沒有出現在他腦海里,或者說絕大多數工人都沒想過自己去買房居住。
買不起啊。
八九十年代還有福利分房,只是可憐的80后、90后沒趕上,最后個個成了房奴,什么詩和遠方都成了浮云。
明廬別墅就在北山路邊上,沿著一條水泥往葛嶺走上幾十米就到了。
當大家站在別墅門口前,個個都驚訝得合不攏嘴。
陳冬一下子喊了出來:“哇,老二,這鐵門好大啊,這房子真是我們家的?”
陳夏摸摸小弟弟的頭,“對呀,這就是我買的別墅,走,瞧瞧去。”
自從和許媛的那次分別后,他也好久沒來明廬了,不過有拜托政府機關事務局房產科的李軍幫忙打掃衛生。
陳夏打開鐵門,出現在眾人面前的就是一個大花園。
花園里干干凈凈的,花壇里好多鮮花都開放著,邊上綠樹成蔭,非常安靜,非常漂亮。
民國特色的歐式風格別墅更是讓大家眼前一亮。
陳春、顧琳、陳秋、陳冬都是一聲尖叫,然后在花園里跑來跑去,顯然對里的環境非常滿意。
顧琳跑回來依偎在老公身上,“快,把鑰匙給我,讓我們好好參觀一下這個別墅,對了,這個別墅是叫明廬嗎?我看石頭上刻著這兩個字。”
“對,這就是明廬……”
陳夏看著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別墅,心里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