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四院總務科,科長辦公室里。
陳夏今天剛一上班,就被人給團團圍住了。
先是消化科主任宣永達第一個到場,瞧他那興奮的模樣,陳夏就忍不住想笑。
“小夏,我要的彩電帶回來了嗎?”
“帶回來了,在后面倉庫放著呢。”
“那還等啥?趕緊的,我們馬上去提了出來,我家里人都等急了。”
還沒得陳夏開口,心內科主任于春成的頭也伸了進來:“小陳,我的冰箱帶回來了沒?喲,老宣也在啊。”
陳夏招招手:“于主任你進來吧,我給你們紙條,你們拿著去倉庫問陳晨拿,我在家電紙箱子上都寫了名字。”
兩個小老頭開心了:“那快寫,這次真要感謝你啊,多少錢你算一下?”
陳夏才不干虧本買賣,幫他們帶貨當然不能按國內的匯率來算,他拿美元換的港幣,結果人家用人民幣給他貨款,這匯率損失就大了。
“先跟你們二位說好,這個匯率不能按銀行走,得按黑市上來算,畢竟我的港幣也是黑市上換來的。”
“廢話真多,我們還能讓你虧錢啊,趕緊寫紙條。”
兩位大主任拿到紙條后興高彩烈去提自己的大家電了,仿佛去娶媳婦一樣激動。
陳夏買回來的家電都是曰本和德意志產的,質量那是沒話說,關鍵是有面子啊。八十年代的人,崇洋媚外非常嚴重。
那時候他們是真的認為外國的月亮就是比中國圓,很多很多人為了出國,簡直想盡了一切辦法,把自己可以出賣的一切都出賣了。
多少國內的小明星,漂亮小姐姐為了出國,不惜嫁給外國那些糟老頭。
最夸張的是某些國內已經結婚的女性為了出國,甚至是狠心離了婚,拋夫棄子出去的。
出國,已經成了那個時代人的一種執念,或者說“魔障”一樣。
但出去了又如何?
語言不通、缺少人際關系、沒有歐美教育體系認可的文憑等等問題。
還有亞裔在歐美國家根本就是“非主流”,社會認可度并不高,甚至連黑人都不如。這樣的社會,哪有什么好的工作崗位在等你?哪有什么白馬王子在等著娶你?
最后還不是去唐人街洗盤子?或者直接淪為祖傳底層,國內你就是個普通人,到了國外就能成為職場精英?那是想多了。
然后反映到商品上,華國人就是想盡辦法購買外國貨,這時候國門沒有完全打開,正規途徑是買不到外國商品的。
要么是南邊的走私貨,要么就是友誼商店,但這兩樣對普通民眾來說還是太遙遠。
于是哪家單位有人出國考察訪問,單位同事有能力、有閑錢,或者要面子的都會讓幫忙帶點東西回來,其中家電和服裝是大頭。
陳夏有金手指,但那些沒金手指的人是怎么運回來的?
他一直沒想通,幾臺彩電幾臺冰箱,想想都讓人崩潰的大家伙啊,死沉死沉的。
宣永達和于春成走后,費美蘭也閃了進來,“啊喲,小陳科長,瞧你這容光煥發的,看來香江的水土滋潤人呀。”
陳夏整個醫院最怕就是這個歐巴桑,這女人太鬼精了,什么小動作都瞞不過她,這不,又來打秋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