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是陳夏又在作妖了,不知道的以為總務科是不是又在發什么福利了。
最后謝立平帶著5個人一起統計,誰要買電子表,誰要買錄間機,誰要買磁帶,全部都登記下來。
陳夏給的價格挺“良心”的,比如電子表一只是15元,原本他計劃是賣25元一只的。
曰本原裝三洋牌單卡錄音機在四院職工里面價格是350元,而拿到社會上他準備一臺賣390元。
至于成本嘛……咳咳……保密……不過絕對是這個時代內地的良心價了……
畢竟科長也是要恰飯的。
這一天統計,光是越州四院就賣出了電子表200只,錄間機60臺,磁帶都沒辦法統計了。
營業額達到了近3萬元,利潤差不多有2萬元,這還是在優惠價的前提下。
嘖嘖嘖,這個時期的倒爺該多么賺錢呀,還做什么醫生喲。可憐的醫務工作者,操著賣白米分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
陳夏的空間里還有很多家電和電子產品,讓他自己一個個賣是不可能的。
一來沒時間,二來有風險不是,在單位里賣賣,可以說是幫同事帶貨,出了社會就說不清了的。
所以這時候陳夏急需找一個代理人。
原來在藥品銷售上合作非常愉快的范樂山是陳夏看好,并且信任的人,就他了。
梅園里。
陳夏把范樂山請了過來,桌上擺滿了各類電子產品,主要就是電子表、計算器、錄音要、磁帶,另外連同彩電、冰箱、洗衣機都有。
這讓范樂山非常驚訝,畢竟他之前只是一個走街竄巷的小小二道販子而己。
陳夏笑著問道:“怎么樣,愿不愿意做我的代理商?反正我給你兩條路,一條是你幫我賣,每賣出一樣東西,我給你抽成,這樣你的風險最小。
第二條路是我把這些家電和電子產品都轉給你,賣多少是你的事情,不過這有一個條件,所以貨款一定要現結,有多少錢你就拿多少貨。”
陳夏其實希望范樂山選第一個條件,因為這樣可以讓他的利潤最大化,而且范樂山他是想收為己用的,現在如果一下子讓他賺太多,野心大了以后就降伏不了了。
所以他提出一個苛刻的要求,要現款現貨交易,但這個方法需要的流動資金是成千上萬的,憑范樂山根本做不到。
果然,范樂山咽了咽口水后,艱難地說道,“陳科長,我幫你賣吧。”
陳夏開心地一拍他的肩膀,“這樣最好,你放心,我絕對不會讓你吃虧。”
兩人隨后商量了細節,電子表售價25元,范樂山抽1元。錄音機一臺390元,他抽10元。磁帶一盤8元,他抽3角。
至于彩電和冰箱,這個陳夏暫時不用他去推銷,這種緊缺的家用電器他只要放個風出去,有得是人上門求購,根本不費事。
盡管陳夏信任范樂山,但為了怕他經不起考驗,做出私自抬高價格,或者攜款潛逃的事情來。
他從慶豐村叫來了5個族兄弟一起出去推銷,名義上是起到一個搬運工、學徒的角色,范樂山是組長,事實上也起了一個監督的作用。
至于陳夏本人,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