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雙方見面,當然都是談談天氣,聊聊風俗,是不可能開門見山直接談合作的。
對越州這種十八線小城市來說,幾乎從來沒有“外國客商”主動上門來尋求采購事宜,唯一出口大戶是越州黃酒廠和精編廠,出口到曰本比較多。
鮑勇沒有任何談判經驗,蔡紅軍和谷衛也沒有,他們現在心里其實亂成了一團麻,驚喜來得太突然了。
所以他們需要回去后向上級匯報,讓上級定下來談判的基調,否則就是自己擅自行動,無組織無紀律這頂大帽子可是會嚇死人的。
不得不說,這時代的干部思想還是比較僵化的。
為了出口,為了政績,被外商騙錢,或者讓外商狂占便宜的事情比比皆是,想起來都讓人心痛。
不只是民眾崇洋媚外,嫁給外國糟老頭都要出國去,其實有關部門的領導內心也是相當崇洋媚外的。
哪怕就算是香江客人,也是我們的同胞,各級官員都會客氣得不得了,恨不得把心窩子掏出來給人家看看。
所有待遇都是超國民的。
包括后來的國企改革也是如此,人家只要收購好的國企,最后白菜價都給了。
最后……
急于發展經濟的想法是好的,但個別地方,個別領導到最后的執行時就矯枉過正了。
鮑勇他們回去后,直接就奔向了地區,向主管醫藥衛生的副專員張洪波匯報。
張洪波是在香江見過陳淑琴的,當天那餐海鮮大餐,讓他“見識”到了陳家在香江的“實力”,所以立馬就相信了他們這次合作的誠意。
但張副專員并不是最高首長,他又向專員韓丁澤、書記李兵權匯報了。
結果好了,這一單小小的生意把整個地區都搞得雞飛狗跳。
領導人連夜開會討論啦,布置會場啦,準備接待啦,反正怎么隆重怎么來,一定要讓香江同胞感受到祖國人民的熱情。
第二天陳淑琴和林惠被請到了越州城區最好的龍山賓館,
然后李兵權、韓丁澤、張洪波親自出面接待了香江兩位客商,就連鮑勇和陳夏都只能站在旁邊看熱鬧。
地區領導們的想法很簡單,我拼了命的接待你,你到時好意思不留下點訂單拍拍屁股走人?
陳淑琴也被搞得有點不知所措了,本來一個很簡單的商務談判,甚至連談判都算不上,頂多就是一個商品采購,怎么變成了現在這么隆重的模樣?
但她也是久經職場的人,對這種應酬也是沾手就來,駕輕就熟。
無非就是表達自己做為香江同胞,如何心系祖國,如何愿意為了祖國和平統一,繁榮昌盛做出自己的貢獻,吧啦吧啦。
標準的7點當新聞模式。
這次會談結束,李兵權書記特意把陳夏叫了過去,當著眾多官員的面拍了拍他的肩膀。
“年輕人不錯,為我們國家作出了貢獻,再接再勵,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