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患者胃部發現的不明彎曲桿菌》論文終于完成了。
實驗室里,省一院院長向彥洪、消化內科主任蔣天水,越州人民醫院院長顧偉、副院長王蒙其、徐雙立圍坐在一起,大家都是一臉喜氣。
論文的第一作者陳春正在給大伙兒講解論文內容,一臺投影儀把論文投射到了墻上,讓大家都能看清楚。
光是這機器引得向院長嘖嘖稱奇,這么好用的“投影儀”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心想這香江老板真是出手大方啊。
論文的第二作者宣永達、通迅作者陳夏,以及十名兩院醫生組成的研究員團隊坐在下面。
只要論文能發表,在坐的人都是有功之臣,做為課題研究組的一員,對以后的職稱評定都是有好處的。
而且香江方面說了,論文發表后課題組也不解散,繼續深入研究,也就意味著一個月100元的“巨額補貼”還能繼續,這可是讓多少人羨慕的工作啊。
陳夏的論文講解完,會議室里響起了一片掌聲。
作為論文第一作者的單位領導,向院長清楚知道這個發現是具有開創意義的發現,也意味著我們國家在胃病研究方面就走在了世界前沿。
這可就不得了了,八十年代的人什么都要跟外國去比較,這是一種極度自尊下的極度自卑,所以現在從衛生部到省衛生廳全部都非常重視這個項目。
向院長看著眼前這厚厚的幾箱研究資料,非常感慨:
“了不起啊,陳春同志、宣永達同志、陳夏同志,以及在座的十多位研究員同志,你們這個發現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胃病研究的一個空白,相信你們正在創造歷史。論文我們兩家醫院聯同衛生廳會盡快上報衛生部,盡快發表。”
顧偉早就跟女婿商量過了,補充道:
“論文不但要在國內醫學期刊上發表,我們還要送到國外的醫學期刊上去發表,讓國際上的醫學界看看我們國家的醫學基礎研究同樣不落后。”
向院長兩眼都放光了,“老顧,真的有機會拿到國外醫學期刊上去?”
陳夏趕緊解釋道:“畢竟這個課題是香江方面委托的,他們肯定會想辦法去投稿的。”
“哈哈哈,是嗎?我以為只是說說的,原來真有這個計劃呀,那要我們怎么配合?”
“向院長,現在我們要做的是繼續研究就行了,任何一個開創性的研究課題,不可能一發表就引起國際轟動的,因為真實大家都肯定會有懷疑,尤其還是我們這樣的杜會主義國家。”
陳夏不得不給潑潑冷水。
論文發表只是占了一個先機,你想讓國外醫學專家們認可哪會那么簡單?人家現在的胃藥生產廠家和國際醫學界的相關專家都是利益共同體。
所以陳夏決定親自去一趟香江,一定要想盡辦法不要被他們阻撓發表。
與此同時,在澳洲皇家珀斯醫院病理實驗室內。
病理科醫生羅賓·沃倫正在實驗室里仔細觀察著顯微鏡下面的一組不明桿菌,一邊不停用筆寫寫畫畫。
內科醫學研究生巴里·馬歇爾這時候拿著三明治和咖啡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