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國家再窮,首都的有錢人可多如牛毛。
現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將慶豐藥廠擴大生產,還是繼續饑餓營銷的問題。
鄒副部長非常客氣地提出來:
“陳經理,明天有沒有什么安排?我們衛生部會安排你進行一些參觀活動,北平城歷史悠久,故宮、長城可都是必去的景點呀。”
接待外賓參觀游玩,也是這個時代的特色,有關部門還專門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對待,尤其是陳淑琴這樣的“愛國港商”,那更是坐上賓了。
絕對的超國民待遇。
陳淑琴笑著說道:“不好意思部長,明天我們想在北京去找找有沒有合適的四合院,將來估計經常會來首都,得找一個落腳點。”
這其實是陳夏的鬼主意,以前他不敢在北平買四合院,哪怕明知四合院以后會漲成天價也不敢買。
因為首都這是臥虎藏龍的地方,現在有錢買下一套,將來沒能力沒關系一樣守不住。
八十年代末,包括整個九十年代,是某些X代最猖狂的時候,有什么好項目,什么值錢的,千方百計都要拿到手,手段非常卑劣,比資本還野蠻。
但現在不一樣了,陳淑琴都是愛國港商了,買一套四合院誰也不敢來打主意。
八九十年代,香江有不少富豪都在北平買了很多四合院,包括那個推廣公攤面積的缺德鬼。后來嘛,唉,這些“愛國港商”炒房都發財了。
鄒副部長愣了一下,仿佛不經意地問道:
“噢,北平的四合院呀,那可海了去了,不過現在都變成了大雜院兒,你們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陳夏趕緊接話道:
“我小姑姑肯定是想買獨門獨院的四合院,大雜院不考慮,只要院子夠大,價格不是問題,用人民幣還是外匯支付都可以。”
鄒副部長突然嘿嘿一笑:“巧了,我們衛生部的老辦公地,在后海那邊有一套四合院現在空著,不知道陳經理有沒有興趣?”
全國的情況大體上都差不多,建國以后沒收了大量“無主住宅”變成了各大機關的辦公用房。
那時候百廢待興,國家也沒多少錢,還好各家單位的工作人員少,擠擠也就擠下了。
后來隨著工作人員增加,老的辦公用房就不能滿足日常工作需求了,一些大部委就慢慢搬出了老式的四合院,重新在別的地方新建辦公用房。
就像梅園是原來柯橋區的機關用房,西園是老干部局活動中心一樣。
衛生部老的辦公場所在后海邊上,也在“宋國母家旁邊”,有一套四合院到現在還空置著。
這年頭也不興買賣房屋,再說了,能容納一個部委的院子,會是普通小四合院嗎?
可是部委的房子,也不是誰想買就能買的,基本不會賣,哪怕倒了也不賣。
但是陳夏最后一句,可以用外匯支付就讓鄒副部長動心了,現在國家外匯緊缺到什么樣的程度,別人不知道,他們這些領導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他就有想法了。
這時候別說那些廠礦企業了,就是衛生部想出國考察,或者參加個什么會議,首先都得跟中央申請外匯使用額度。
中央批下來也只是一點點,真的是一點點,這時候干部出國考察,坐的都是經濟倉,住的是小旅館,吃的是三明治,真的非常節約。
為來為去,就是因為沒有外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