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國內主流醫學界能搶先一步承認,并且能在國內大范圍推廣這種治療方案,那么對南瓜藤醫藥公司來說,那就是大賺特賺的好機會。
只要這項治療方案在華國全面推開,并且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那么各大醫院、醫科大學的相關論文和研究都會紛紛跟上。
這就跟游擊戰一樣,農村包圍城市,他就來個華國影響世界。
反正奧美拉唑的專利在他手上,而且幾乎所有的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的逆向工程鄭海生的明廬實驗室幾乎都快完成了,那他怕啥?
搞了這么多事情,他不就在等著這一天嘛。
陳春和宣永達更無所謂啦,尤其是陳春,她是唯一知道事情真相的人,知道他們的課題研究為什么會如此順利,完全是因為一切都在“抄作業”了。
而且她也有絕對的自信,因為她的所有研究,包括臨床治療,全部都印證了陳夏資料的正確性,一模一樣,毫無差錯,這都是她親眼所見的。
現在當這些老教授們準備親自坐門診收病人,而他們的徒弟們親自上實驗臺,她是舉雙手贊同。
這些專家教授們平時她這種級別的小醫生根本見都見不著,哪怕去這些頂級醫院進修,導師也不可能是這些老教授,好學生都是虛心好學的,她也想趁機學學本領。
不要說這些老教授了,就是他們帶來的徒弟,都已經是所在醫院的專家或者科主任了,這也是非常牛的。
比如協和醫院徐光宙教授的大徒弟平金鋒就是協和消化內科的業務科主任,單獨出來也是一方大佬,平時請也請不到的專家。
雙方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專家組的7位教授同時出門診收病人,把好關,杜絕假裝病人作弊的可能。
而越州人民醫院除原來消化內科40張床位外,額外開放100張病床專門收治消化疾病方面的患者。
所有住院醫生全部由老教授們自帶的醫療團隊擔當,而護士則由越州人民醫院和省一院共同組隊。
同時,省一院和越州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組成一個“見習團”,全程學習老教授和其他上級醫生們的診斷和治療水平,這對兩家醫院的業務提高有相當大的幫助。
這種業務學習機會是百年不遇的好機會,平時人民醫院的醫生出去進修,哪有機會跟這些專家教授啊?
現在別說一個,一口氣來了七位消化內科的“天團”,這又讓消化科在醫院內部拉了一大波仇恨值。
陳夏倒是沒什么,新晉孕婦顧琳同志,則被院長顧偉同志安排進了臨時病房擔任護士,并且要求她和其他護士一樣三班輪換,不能搞一點特殊化。
當老顧在家里提出這個意見時,顧母和陳夏都欲言又止,外婆則是擔心萬分,顧琳同志的嘴巴肉眼可見開始噘起來了。
“咳咳,那啥,爸,要不這次小琳就算了吧,懷孕前3個月還是挺危險的。”
顧老頭一瞪女婿,不滿地說道:
“這有啥?別人家的閨女懷孕照樣工作,我顧偉的女兒就能搞特殊?再說了,這么嬌貴怎么行?以前就是太寵她了,以后她自己也要當媽了,必須得學會堅強和忍耐。”
陳夏還能說啥?他是真心不愿意老婆去吃苦了,現在她是主要的責任是給陳家生下健康的乖寶寶下來。
可是八十年代的主流思想都是“輕傷不下火線”,很多婦女同志連月子都不做,還沒滿月就要去田里干活,或者自己在家洗衣做飯。
什么月嫂,什么月子中心,什么萬千寵愛,在八十年代都不存在,想也不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