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靈頓醫院在英國的地位,跟華國的協和差不多,那是相當高端大氣上檔次,也就相當引人關注。
而英格蘭又是一個小報特別發達,媒體記者簡直就是無孔不入的國家。
這不,這20個患者中,有一個就是《倫敦橋報》的主編,做為媒體從業者,他的“嗅覺”特別敏感。
紅色華國醫生、惠靈頓醫院、國際消化病學會、四聯療法、根治胃病。
這幾個字加起來,對他們這種專業選手來說,就意味著有了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寫寫劃劃,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就水出來了。
這位主編做為第一批患者順利出院,并且在病歷上注明的是“根治”,而不是以往的“好轉”后,他馬上就行動了,深怕晚了被人搶走了新聞。
第二天,《倫敦橋報》的頭版就出現一個夸張的標題《驚,這是來自紅色華國的神奇療法!》
好吧,這是小報典型的風格,當然不是知音體,也不是新聞X播體,而是典型的靠夸張吸引人眼睛體。
報上寫著來自華國的四位醫生,在英國最好的醫生惠靈頓醫院進行一項全新的醫療臨床實驗,宣稱可以徹底根治胃病,這是一項重大的醫療突破。
這些來自神秘紅色華國的醫生,到底創造發明了什么樣的全新藥物和研究?治療到底有何獨特之處?所謂的根治是否靠譜?
然后就吧啦吧啦一大堆自己的推測。
這個時代沒有互聯網,也沒有手機電腦,市民們獲取信息主要是電視電臺和報紙,其中報紙在八十年代牢牢占據著媒體第一的地位。
于是當幾十萬戶英格蘭居民在當天早上看到這份報紙后,紛紛驚訝地合不攏嘴。畢竟普通人深受胃病困擾多年,所以大家便仔細閱讀起來。
胃痛胃炎居然能根治了?
如果說華國醫生已經夠神秘了,那么加上惠靈頓醫院的信譽,以及國際消化病學會的會程跟蹤,那就讓這篇新聞稿的可信度大大提高了。
在媒體那里,狗咬狗這樣的新聞都能連續印三天,這種革命性的醫療新聞當然要開始炒熱度了。
于是當天下午,英格蘭大大小小的電臺報紙的記者紛紛涌入惠靈頓醫院。
而某些聰明的記者們為了拿到一手資料,早早就假裝患者家屬混入病房去采訪那些正在進行治療的患者。
病人們也唯恐天下不亂,剛好住院太無聊了,來了一群記者還可以聊聊天。
“嗨,我跟你們說,華國醫生簡直神了,我這老胃病一天就見效,醫生說2周內就能徹底根治,我現在簡直太期待啦。”
“你是什么報?噢,《太陽報》,你們這種八卦報紙對醫療也有興趣了?效果?你要采訪我是不是應該給我小費?”
“那位美麗的華國醫生簡直太迷人了,她有一種魔力,我每次見到她,我的胃痛就會減輕一分,我覺得她是不是巫女?”
“……”
大量記者的涌入,讓格雷戈里教授都有點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