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像陳夏這種前世的“大咸魚”,雖然考試都通過的,可是升職稱就有要拼關系了,否則副高名額那么少,給誰不給誰,以為真的靠積分?
在關系當然都是靠關系,只有關系戶全部聘上了,剩下的名額才是靠積分來顯示所謂的“公平公正”。
這就是為什么每年到了晉升職稱的時候,每家醫院內部都是一地雞毛?
這還僅僅只是職稱,至于職務方面,什么科長、科主任競聘,副院長院長的任命,其實都是盤外招在發揮作用。
真正上臺的,基本上都不會是業務能力最強,或者醫療水平最高的,一定是那些善于經營人脈、或者背后有人有靠山的人。
就像陳夏這個總務科科長,沒有顧偉提前動了收女婿心思然后一路綠燈,就憑他這個野雞中專學歷,20歲的年齡有沒有可能呢?
這是非常無奈的事情,這個社會權力在世襲,財富在世襲,貧窮同樣在世襲。
寒門難出貴子,說得一點都不錯,所有的上升途徑全被那些二代三代給占走了,你說怎么辦?
陳夏能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成為“棋手”,讓他的子女不至于淪為“韭菜”,或者“……代價”……
今天他已經化身為購物狂魔,在大姐和姐夫的幫助下,基本上是要橫掃倫敦百貨公司的母嬰柜臺了。
奶粉,買,各個階段分別幾十箱地買。
華國在八十年代初,奶粉并不流行,那是相當稀少,而且根本就不按嬰兒的生理需求來生產的,反正大人小孩都一個樣。
人家國外奶粉都是根據嬰兒不同月份,生產不同配方的奶粉,添加了不同的各種物質,做到科學合理全面的營養支持。
就是這樣的奶粉在華國市場上也幾乎看不到,只有大城市才有賣,不但要花錢,還要奶粉票,能買到的非富即貴。
普通人家沒母乳咋辦?要么就是去蹭奶喝,要么就是一點米糊或者米湯,所以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嬰兒死亡率其實還是挺高的。
至于顧琳的“胸部”,呃,反正陳夏是不抱有太大期望,盡管結婚后經過他每晚努力按摩,現在已經能達到B了,可是要喂3個嬰兒絕對夠嗆。
所以奶粉一定要準備好,寧可多買點,這年頭沒有海外代購,要弄點奶粉太麻煩了,絕對不能餓著他的三個小寶寶。
還有尿不濕,也是各個型號分大小,各自買個幾十箱。
尿不濕在八十年代初已經發明了,華國見不到,在發達國家的市場上已經能買到了。
至于國內嘛,一般都是破衣服、破床單一塊塊剪下來做成尿布。然后攢成一盆,老公去井邊吭哧吭哧洗尿布,掛在屋外跟萬國旗似的。
另外什么嬰兒床、兒童推車、奶瓶、奶嘴、嬰兒沐浴露、爽身粉、洗浴盆、毛毯、浴巾等,反正看到什么就買什么。
最后幾乎就是把倫敦這家最大的百貨公司母嬰倉庫里的東西全部搬空了,花錢如流水一般。
因為購買的東西太多,百貨公司非常貼心地送貨上門為止。
看得陳春和鄭海生連連吐舌頭,不過他們也沒勸什么少買點之類的,因為陳夏說了,自家用不完,以后他們倆有小孩了可以接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