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慶豐藥廠的這批陳家子弟,在香江職場精英們面前就是土包子了。
說實話,這些人家庭作坊式管理還行,但現代化醫藥工廠里,他們無論是管理能力還是素質都是遠遠跟不上的。
所以陳夏是讓他們先跟著香江人,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經驗,甚至他還邀請了越州師專的老師專門給他們補習英語。
這群年輕人都是20多歲的年齡,還都是這個時代難得的初中生高中生,所以學習起來并不是很廢勁。
而且他們自己也清楚,陳夏這是在給他們機會,誰能把握這個機會,誰就真的要魚躍龍門了,真正成為一家現代化藥廠的管理人員。
在外資企業上班,這在首都和滬市都是個稀罕事情,陳巧姑他們這批人絕對是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到時升官發財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是的,陳夏已經決定將慶豐藥廠合并到城區的“南瓜藤越州藥廠”里去。
南瓜藤制藥的新車間里。
一群人陪著陳夏慢慢在參觀,葉世榮做為藥廠的“負責人”一直在講解一些生產方面的細節,講解得非詳細和專業。
反正給陳夏的感覺,就像作者在小說里寫醫學知識一樣,讓讀者一頭霧水,但他又不好打斷他。
畢竟這位香江精英可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新工廠的建設之中,一點沒有其他小說里那些港燦的傲慢無禮,這一點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對陳夏來說,他只關心一點,這些通過“走私”手段弄來的生產線,會不會被豐添方面察覺?到時可就是外交風波了。
葉世榮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輕聲說道:
“老板,我們已經將生產線上所有的銘牌全部去除了,而且對外觀進行了一些改動,一眼看未必看得出來。”
陳夏一想也是,每年豐添的自動化生產線要出口多多少,又被走私了多多少,他們也未必知道每一臺機器的去向。
像越州這種十八線小城市,在80年代對外還是相當封閉的,曰本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被偷的生產線會在這里。
葉世榮又說道:“陳經理為了以防萬一,從正規途徑進口了一條生產線放在香江,將來內地的生產線上有什么重要零部件缺損,都可以以香江方面的名義去采購。”
瞧瞧小姑的面面俱倒,陳夏真覺得自己不是干商業的料。
這時候陳巧姑走了過來問道:“小夏哥,我們以后還生產三六胃泰嗎?”
“當然要生產呀,為什么這么問?”
“可是現在已經準備上馬奧美拉唑的生產線,那三六胃泰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陳夏把大家都招集了過來圍坐在一起,講了藥廠未來的發展思路。
“我跟你們說啊,三六胃泰在國內是要保留的,因為國外我們已經在談判了,會將奧美拉唑的專利授權給其他醫藥公司,他們是有地區壟斷權力的。你們知道每粒奧美拉唑準備收多少專利費嗎?一粒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