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不急,得回去好好翻翻書,另外還要去算個命,看看命中缺啥,名字里體現出來才能大吉大利哦。”
看到幾個老的圍成一圈在商量名字,陳夏也不去打擾,反正取名的事情也輪不到插嘴,華國的家長習慣性的包辦一切。
他還是輕輕握著病床上顧琳的手,然后兩夫妻一起看和保溫箱箱里的孩子,別提有多開心了。
3個娃娃,一口氣完成,顧琳是最大的功臣,還是平產的哦,太偉大了。
此后幾天,陳夏一直處于奶爸狀態,以前看別人家的小娃娃是那么可愛,現在輪到自己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
三個孩子,母乳根本不夠,所以泡奶粉成了最重要的活兒。
要死不死,小嬰兒平均2小時就要吃一次,三個小嬰兒輪流要吃奶,陳夏這個新爸爸幾乎一天24小時都是在泡奶粉中度過的。
另外就是換尿不濕,顧母和外婆開始還反對,覺得用尿片多好,透氣又省錢。但陳夏堅持要用尿不濕,主要還是圖方便呀。
三個小嬰兒的尿片如果洗起來,那真是啥事都不用干了。
奶粉和尿不濕好解決,關鍵還是小寶寶特別會哭,別人都說剛生出來的小寶寶特別會睡,很少哭,可是輪到陳家這三胞胎就不靈了。
這是老大哭完老二哭,老二哭完老三哭,時不時三個人還一起哭,陳夏是抱了這個不是,抱了那個也不行,整個人都快崩潰了。
這年頭也沒啥月子中心,否則他非一口氣去招10個月嫂來不可。
這一星期下來,陳夏足足輕了個5斤,兩個眼睛滿滿都是黑眼圈,當年新婚燕爾的時候都沒這么累過,保溫杯里重新又泡起了人參枸杞茶。
一星期后這位新爸爸再也頂不住了,再也不喊著要親自帶娃了。
上班,堅決要去上班了,比起帶孩子,上班簡直跟度假一樣舒服。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反而是顧琳,這個婚前沒心沒肺的傻大姐,自從當上媽媽后,整個人都變了,也許這就是母愛吧。
別人生孩子時,痛得死去活來的時候,一定是拼命地罵自家老公,顧琳沒有。
別人生出小寶寶后,都會嬌滴滴的不碰這個,不碰那個,但顧琳卻一反常態,半夜起床給孩子喂奶也從來不抱怨,哪怕睡再熟一聽哭聲馬上就會醒來。
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媽媽,這讓陳夏心里非常欣慰,這丫頭終于也長大了。
最讓陳夏受不了的還有“坐月子”,顧母和外婆是非常明確的“月子派”,陳夏和陳春,以及陳淑琴這三姑侄卻是堅決反對“坐月子”。
坐月子本來就是一個莫名其妙的事情,什么不能開窗不能通風,不能碰水不能洗澡,不能看電視不能出去。
產后抑郁癥是怎么來的?坐月子就要負很大的責任。
搞好個人衛生,防止產后感染不就行了嘛。
相反,產后的女人反而應該多走動走動,積極恢復身體機能,就像顧琳這樣平產三胎的,你不盡快鍛煉,以后都會嚴重影響夫妻生活的。
為啥?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