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又不一定要靠黃酒賺錢,他要的只是“人質”,所以沒必要去觸碰那兩只刺猬。
黃酒產業是越州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上下游從業人口可是超過十幾萬的超大行業,以后十幾萬人要靠陳夏吃飯,想想都誘人啊。
院長辦公室里。
顧院長正在聽藥劑科科長包思會,以及財務科科長費美蘭的工作匯報。
當匯報道666十全補腎酒一天就給醫院創造了大約一萬元左右的利潤時,把見多識廣的顧老頭都嚇一跳。
“不會吧,銷量這么高?我怎么沒聽小夏跟我提過?”
包思會笑道:“院長,陳科長可是你女婿,他估計是想避嫌,怕有人怕后嚼舌根吧。”
費美蘭趕緊說道:“這可是好事,消化內科帶動了全院病人都增多,現在再加上這保健酒和招待所的利潤,我們其實可以挑選職工小區的地址了。”
顧院長眼睛一亮:“錢夠了嗎?”
“院長,等錢夠了咱們得等到什么時候?現在醫院每月的進賬都很可觀,我們完全可以邊賺錢邊造職工小區,再說,工程款不是可以拖一段時間的嘛,又不是現款現結。”
費科長這么一解釋,顧老頭的心終于放下來了。
職工小區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至少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當初是他把這些醫務工作者從柯鎮帶到城區來的,而他們是放棄了優越的居住條件的。
所以他也有責任還職工們一個優越的的居住環境,至少每家每戶都得有自己的廚房和衛生間吧?
現在聽到錢已經不愁了,這下他的心情就美麗了。
“哈哈,這職工小區的新建地址,地區早就跟我商量過了,小夏當初給我出的主意是一定要在環城河內,也就是主城區,所以我選來選去,就選中了南大池那塊空地。”
“南大池?”
費美蘭和包思會仔細在想,他們畢竟是柯鎮過來的,對城區并不是太熟悉。
南大池,羅門畈,位于城東南角,環城河以內,當年是南宋度宗的私家花園,后來就荒蕪了。
用陳夏的后世眼光來看,妥妥的市中心黃金地段,距離人民醫院距離不過2公里,騎自行車上下班也就10分鐘。
關鍵是南大池沒幾戶居民,拆遷任務比較輕,免得出現強拆這種有違人倫的事情發生。
其實陳夏當初看中這塊地盤是有私心的,因為南大池的地盤太大了,大到人民醫院一家吃不下。
那么人民醫院+南瓜藤醫藥公司共同聯合開發呢?一起興建職工小區唄。
南瓜藤雖然是外資企業,沒有義務興建職工小區,但陳夏還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圈地為王。
而且他要么不建,要建就建高層,電梯房。
越州城區這時候基本上都是平房,最高樓是6層,沒有一部電梯。
到時南瓜藤20多層的高樓這么一造,一造還是好幾幢,這絕對就是最好的對外宣傳廣告,是實力的體現。
可以省下多少廣告費。